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基督君王日(將臨期前主日)
 

約翰福音 18:33-37

約翰福音中沒有詳細記載耶穌在該亞法及議會前的審訊,只提及耶穌到過那裏,然後由相信是聖殿警衛和議會部分的成員將耶穌押到彼拉多的總督府裏。猶太宗教領袖們(或實際泛指更多來自猶太議會及其他猶太群體內的人)因當天仍是逾越節,需要保持潔淨,所以沒有進入總督府,只在外面1 跟彼拉多對話。無論何種原因,某程度上也顯示出彼拉多在意這些宗教領袖(或想攻擊耶穌的群體)。他們縱然表面守規,不想因此而「破戒」,卻為了盡快處置耶穌而假借他人之手犯戒。彼拉多心裏知道他們對耶穌的不滿源於宗教爭論,只是無奈沒有他法剷除耶穌,才將他交到自己手上,希望代他們懲治耶穌2。
於是彼拉多又進了總督府,叫耶穌來,對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這話是你說的,還是別人論到我時對你說的呢?」(33-34節)彼拉多問耶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相信是宗教領袖先前跟彼拉多討論的結果,希望以政治罪名定耶穌的罪,但耶穌沒有正面回答,更反問是誰提出此控訴。彼拉多自己似乎也出於無奈才審訊耶穌,他表明自己不是耶穌的族群,為何要將耶穌交到自己手上呢?於是問耶穌:「難道我是猶太人嗎?你的同胞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你做了甚麼事呢?」(35節)若果耶穌清楚回答他來是要建立一個「國度」,他就可以順利將耶穌定罪,也就算是完成工作,也回應了他們的要求。但耶穌沒有讓彼拉多爽快完成工作,他回答:「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36節上),世上的刀劍也非他的立國的手段,他說:「我的國若屬於這世界,我的部下就會為我戰鬥」(36節下)。對話之中,耶穌清楚表達他的國度與羅馬的「國」不同,基督與上帝的子民非以武力立國,他亦非以刀劍稱王。
這樣的回應於彼拉多實在摸不着頭腦,所以才問:「那麼,你是王了?」(37節上)耶穌今次的回答似乎是直截了當:「是你說我是王」,亦解釋了他到這世界「作王」的真正意義—「為了給真理作見證」。而屬真理的人也會聽耶穌的話,如同羊聽牧羊人的聲音。彼拉多之後雖然好奇地問:「真理是甚麼呢?」(38節)只是他選擇轉身就離開,表明他不是聽牧羊人的羊或屬真理的人。
本主日是基督君王日,最初由羅馬大公教會教宗庇護十一世(Pius XI)於1925年12月11日訂立,旨在帶領人在上帝的國度裏尋求基督的和平。聖公宗及某些基督宗派,如循道衛理會、長老宗也會於教會禮儀年的最後一主日慶祝(這個主日之後就進入教會禮儀年的新年—將臨期)。福音經課所選讀的三問三答是為耶穌被帶到羅馬總督彼拉多面前受審的其中一段對話,值得留意或提醒我們的是甚麼呢?筆者認為有兩點:(1)基督是一位屬天的君王,他的國不屬於地上政權;有疆土規限的王國,正如路加福音13:29「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上帝的國裏坐席」。也沒有時限,是存在於過去、現在與將來的。我們可以從福音書有關不同的「天國的比喻」理解天國,從而認識這位基督君王。(2)屬真理的人就是他國度裏的「真」子民。我們是屬於真理的嗎?這一項更為值得我們深思。人的自我澎漲往往認為真理在自己一方,就如昔日十分敬虔的猶太人一樣,他們亦以拒絕的態度面對耶穌基督—彌賽亞的出現。今天我們認為自己與主十分親近之時,有否反省真理所在?還是只堅持己見呢?主禱文:「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一句正正帶出今天基督作為君王的中心,基督是世上的君王,他掌管穹蒼以及受造界一切領域,超越所有由人建立的系統,而天國乃由依循他旨意的子民所共同建立的國度,而非隨從己見所立的國度。所以,今天慶祝基督作為君王已經勝過世上一切,更慶祝我們蒙恩成為天國的子民,有份參與建立屬天的國度,好讓我們再思基督為君王對你和我今天帶來的激勵及提醒。
註:
(1) 「於是彼拉多又進了總督府……」
(2) 30節:他們回答他說:「這人若不作惡,我們就不會把他交給你了。」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