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星期的主日福音,耶穌將天國比喻作人在田裏撒好種子。這個比喻和上一個主日的比喻環環相扣。在撒種的比喻(馬太福音13:1-9)中清楚地表明,雖然「天國的道」的「種子」有足夠的力量改變世界,但它同時也異常脆弱。它可以被飛鳥吃掉,被陽光曬致枯乾,被荊棘擠住窒息。然而,當人願意接受「天國的道」,好好栽種,那麼「撒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明白了,後來結了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馬太福音13:23)這個背景之下,耶穌再講了一個比喻。
一位農夫悉心種植了一整塊麥田。他做得很好,但他晚上睡覺時,一個敵人來了,在麥子裏播種了雜草。當麥子長苗吐穗時,雜草也顯出來。雜草和麥子一起長大,根基交織在一起。然而,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努力,所以他可以向他的僕人解釋說,雜草一定是敵人種植的。他指示僕人在收穫季節之前不要做任何事情。如果他們在此之前做任何事情,就有可能也把麥子連根拔出來。收割的時候,收割的人會先把雜草收起來,捆成捆,然後燒掉。然後小麥將被收集並帶入穀倉。
在這個寓言中,撒種者是耶穌,田地是世界,而那仇敵就是魔鬼。收割工人是天使,收割時節就是時代的結束。好種子代表聆聽並回應上帝話語的人。雜草代表那些不聽上帝話語的人,他們是「惡者之子」(13:38)。在末後,「正如把雜草拔出來用火焚燒,世代的終結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他的使者,把一切使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裏挑出來,丟在火爐裏,在那裏要哀哭切齒了。」(13:40-42)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活在一個善與惡、生與死、歡樂與悲傷並存的世界。「好人」與「壞人」將共同成長、共同生活。上帝的國將出現在世界的邪惡之中。儘管我們生命中和周圍雜草叢生,上帝的國仍然在這裏。雜草不會戰勝上帝的國度,也不會使上帝的國度消失。僕人問他們的主人:「你要我們去拔掉嗎?」(13:28)主人讓它們一起生長,直到收割的時候。耶穌願意等待並有耐心。作為耶穌基督的追隨者, 我們也祈求有這種耐性專心等待上帝國的降臨。不過,不是白白的等,甚麼都不做。農夫和僕人繼續悉心打理麥田,讓「上帝的道」繼續在世界的田中建立。
耶穌基督之前的比喻給了門徒一個很大的提醒,「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憂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結不出果實。」(13:22)比喻中的農夫似乎相信雜草本身不會威脅小麥—兩者能夠一起生長。雜草不會威脅小麥,但威脅來自我們對雜草的反應。危險不在於在世與罪同在,而在於試圖剷除我們眼中所看到的所有罪。真正挑戰是如何從主耶穌的福音中找到力量抵制誘惑,願意將自己所有的事情交託給上帝掌握。基督徒的呼召不是審判世界,而是仿效耶穌基督,願意在我們所到之處散播天國的種子,悉心耕耘,「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裏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的,就應當聽!」(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