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基督易容顯光日
 

路加福音 9:28-36

86日在教會年曆中定為基督易容顯光日,從五世紀在東方教會開始定為聖日,以記念在共觀福音中有關耶穌帶着彼得、約翰、雅各上山,他的形像改變了、衣服發光,顯出他的榮耀的記載;從今天舊約經課但以理書79-1013-14節中:在亙古時,人子坐在寶座上,顯出他的榮光。耶穌在山上在門徒面前顯出榮光,象徵他榮耀的身份,他的臨在,住在我們中間;昔日耶穌向門徒顯出他的榮耀,為了使他們有力量面對苦難,而今天給教會能分享他榮耀的盼望。今天福音經課是選自路加福音928-36節,從一開始在9:28:「說了這些話以後約有八天」,令我們回想到耶穌之前所說的話,從18-20節彼得的認信,21-22節耶穌第一次預言受苦,23-25節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這都是耶穌自己的宣講,而到了登山變像,乃是上帝親自宣講他的觀點。從整個登山顯榮事件,是耶穌在世的生命中惟一獨特的經驗,在路加福音中是包含於整個第9章中,有學者認為第9章是一個整體單元,其中有兩段有關耶穌身份的疑問作首尾呼應,7-9節希律對耶穌身份的疑惑,他說:「約翰我已經斬了,但這是甚麼人?」而在18-19節耶穌問門徒「人說我是誰?」及「你們說我是誰?」由此看到登山變像是整章的核心,因為那從天上來的聲音:「這是我的兒子,我所選擇的,你們要聽他」,正正回應了「耶穌是誰?」這條問題。然而整個事件是耶穌作主動,帶着三位門徒上山,其中耶穌與以利亞和摩西對話,及上帝作為天父向門徒宣告,耶穌是他的兒子,而門徒的角色顯得非常被動。另一方面,緊接整個登山變像的前後,是耶穌兩次的預言受苦,在9:31耶穌同摩西和以利亞說話,談論耶穌出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要完成的事,在這裏「去世」,的一字原文是「exodus」就是出埃及的字一樣,就是「離開」的意思,使我們看到耶穌有先知摩西的樣式,但他超越摩西,他是上帝的兒子,在耶穌充滿榮耀的一刻,卻是強調他的受苦,談到他的去世,更預表他復活的榮耀,在登山變像之前,在9:26耶穌已說出人子在自己的榮耀裏,和天父與眾天使的榮耀裏來臨的時候,復活主的榮耀在他與天父的關係中已一早擁有了。在整個登山變像的經歷中,另一個重要的主題是「門徒生命」,其中重要的是「你們要聽他」,而當中門徒要聽的,就是在事情發生之前,耶穌所宣講的門徒將會受的苦—9:23「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但門徒即時的回應是無知和軟弱,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而彼得更要為耶穌、摩西和以利亞造三座棚,他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些甚麼。當那些日子,門徒保持沉默,不把所看見的事告訴任何人,他們的沉默流露出內心的困惑,但下山之後,門徒的信仰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反而跌到谷底,在9:40門徒因為信心不足,而不能把污靈從一個孩子身上趕出去;而在耶穌再次預言受苦後,門徒亦不明白,更爭論他們當中誰為大。面對耶穌的榮光顯現,使我們看到耶穌的榮耀不是我們或者門徒所理解的榮耀,世人所追尋凱旋般的榮耀,從登山顯榮後,耶穌不是以這樣滿有榮光的方式活下去,耶穌把自己的榮耀掩蓋在雲裏,亦不是去滿足彼得的期望,把耶穌的榮耀以一座棚去罩住,而能夠據為己有;這樣我們認識到謙卑才是上帝真正的榮耀,我們的回應就是要聽耶穌的話,學像他為義受迫逼。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