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園做工的比喻是馬太福音所獨有的。故事講述葡萄園的主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僱用臨時工。園主首先是在清早的時候去僱人進入葡萄園做工,並且和工人講定一天一個銀幣的薪酬。他之後分別約在上午九點鐘、正午、下午三點鐘和下午五點鐘出去聘用工人到他的葡萄園去。清晨受僱的人投入了一整天的工作,而那些下午五點鐘被僱用的人只工作了一小時。然而,儘管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開始在葡萄園內工作,最終他們都收到了相同的工資。在故事中那些最先被聘用的人抱怨說,他們工作的時間比之後來的工人更長,但賺的錢卻並不比那些晚入園的人多。他們認為他們應該得到更多的報酬。那些最先僱的工人生氣的原因某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或許按照人的標準,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是不公平的。然而耶穌指出,工作長時間和短時間的工人所得的回報都是和他們講好應得的。他人獲得同樣回報的唯一原因是葡萄園主人的慷慨。每個人都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來到葡萄園,被福音觸動,找到信仰。有些人生長在基督徒家庭,從小便認識耶穌基督,一生在園中為主作工。有些人直到生命的盡頭才有機會認識上帝。在上帝的國度裏,這兩個群體都受到同樣的待遇。正因為如此,比喻中的園主可以說:「朋友,我沒虧待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個銀幣嗎?拿你的錢走吧!我樂意給那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我的東西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20:13-15)所有被僱的員工都沒有受到不合理的對待,他們又怎麼能合理地抱怨園主對別人慷慨呢?進入上帝國不是靠我們的工作或行動,而是靠上帝的慷慨。在上帝的國度裏的慷慨不會屈服於人類的嫉妒。如果「葡萄園」是天國, 那麼最早能夠進入去服侍的人,不應該妒忌遲了進入園的人, 而是感恩和自豪自己可以那麼早便進入葡萄園中。耶穌的比喻強調了上帝的慷慨。希望我們能夠仿效上帝的慷慨, 感恩上帝賜予我們進樂園的福氣,繼續努力廣傳福音,希望更加多人可以盡早同入這葡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