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二十主日
 

馬太福音 22:1-14

繼上主日馬太福音21章的經課中,耶穌以兇惡園戶的比喻批評過宗教領袖後,耶穌今天再在第22章的開始針對他們講了另一個喜宴的比喻。這喜宴的比喻中,耶穌以一個盛大的婚宴來描繪天國。事實上,上帝為萬民擺設筵席這圖像對耶穌的聽眾並不陌生,今天舊約經課以賽亞書25章和詩篇23篇的選讀中,已表明萬軍之耶和華要為他的子民擺設筵席,主的良善慈愛在美酒盛宴的象徵中顯而易見,這婚宴亦被視為上帝救贖的預表。猶太人都認為自己是被邀請的客人,牢記這一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比喻中耶穌將要作出的批評。而這個比喻的背景正是耶穌與宗教領袖之間的關係日漸緊張,過去兩周的經課已如是,未來數周這張力亦持續增加。耶穌講的比喻很簡單,國王派僕人去邀請賓客參加他為兒子準備的婚宴。第一批賓客竟拒絕了邀請,聽眾必然感到十分驚訝,誰能或誰會拒絕國王的邀請呢?接下來是國王再派遣僕人作邀請,情節令聽眾更感吃驚,獲邀的一些嘉賓竟繼續無視邀請,當中甚至有人把王的僕人給凌辱和殺害。國王勃然大怒!派兵除滅那些作惡的,摧毀了他們的城。我們或許可以在這裏稍停一下,思考何以有賓客會殺死邀請他們參加國王婚宴的僕人。國王會否是一個暴君呢?從他把拒絕邀請的人及其城市摧毀或可證明這一點。但如果我們循這方向去想,那麼這個寓言又似乎跟天國無關。因此更有可能的是,這座城市的毀滅是與公元70年羅馬鐵蹄踏破耶路撒冷、把聖城毀滅作一個強而有力的對應,對馬太福音的群體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由於原先被邀請的客人現在已被視為不合資格、被認為不再適合參加國王的婚宴,於是王便再派僕人四出去邀請他們能夠找着的任何人。最終客人們都到齊了,但似乎接受國王的邀請也要符合些基本要求、盡一定的義務,就是未能穿著合適婚禮服裝的賓客會被趕出宴會。至此,我們知道,雖然天國是開放給所有人,每一個人也被邀請進入天國,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滿足天國的要求。上帝邀請我們參加他的盛宴,賜予我們豐盛的救恩,然而,我們要脫去舊我、穿上新裝,為罪悔改也是一個先決條件。就宴會中的賓客有否穿禮服這點,也有學者認為「禮服」是一種結果,是一個參與這筵席的人應該修成的正果。就如一位小學生在入讀小一時不會被要求有小六畢業程度的知識,但小六畢業時他便應該具備這程度。小六程度的學問,不是小一入學時的條件,卻是小學生經過六年好好學習後的成果。同樣地,進入恩典的筵席不需禮服,穿禮服不是入席的條件,但在恩典的筵席裏,每一位來賓,都應慢慢穿上禮服,與我們蒙受的恩典相稱。這呼應保羅多次在其書信指出,信徒要披戴基督,活得像基督,有基督的樣式,穿上禮服就代表我們披戴好基督。恩典是無條件的,但信徒也要在恩典裏努力結出仁義的果子,這就成為了信徒生命的禮服。因此這禮服不是入席的條件,而是坐席後應有的成果。在這比喻中,耶穌向我們表明天國是為所有人而設,絕不排他;同時,這比喻也教導我們要謙卑,那些自以為獲邀請的人可能因傲慢和偏見而拒絕了邀請、失去了資格,其他人便取而代之。要緊記,接受邀請即表示我們接受其義務,我們悔改的心便要與之相稱。願我們能擁抱基督,悔改回轉,整全地接受基督對我們的憐憫與寬恕。阿們。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