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福音經課,記載了一個由漁夫轉行當門徒的故事。經文以「約翰下監以後,耶穌來到加利利。」作開始。施洗約翰是耶穌的開路先鋒,他呼籲人回轉,接受悔改的洗禮,這兒交代約翰的下監,代表他的工作暫告落幕,接下來換耶穌正式登場。耶穌是在「加利利」開始他的工作,在馬可福音中,加利利是個焦點地方,耶穌在進入聖城耶路撒冷前所有工作都在加利利進行,而耶穌的工作可以用15節的「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來總結,這是耶穌在全書的首度發言,亦是他教導的核心,同時呼應了施洗約翰於馬太福音登場時的首句說話「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耶穌的事工與約翰的同出一轍,都是宣揚藉悔改回轉才得以進入上帝的國。當然,耶穌宣講的比約翰的更偉大,如約翰在路3:16所說,「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耶穌基督是上帝,是藉着他的到來而開展了一個新時代,「日期滿了」表明了他跟約翰的分別,上帝的國是由他正式開始,亦將因他而圓滿!主是阿拉法,是俄梅戛!他是起初,亦是終結!所有福音書記載耶穌的教導和事蹟,都是要一步步印證這一個事實,主的醫治和對罪的寬恕,便是天國要滿全的印記。以色列民族期盼已久的彌賽亞,世人盼望已久的救主已經來到,邪惡的勢力將被粉碎,上帝在世上的統治馬上便開始!「你們要悔改,信福音!」同時是一個催促和指令,表明我們聽到這消息後要有所回應,以回轉作實際的行動,因為主的話必會帶來公義、帶來盼望和拯救,這便是福音!要落實這福音,主耶穌需要伙伴,往後我們會見到他更多的神蹟都有人的參與,由始至終主都把我們納入了他救世的團隊,我們不單是他救贖的對象,我們亦是他救贖的伙伴,我們參與在他的整個救贖計劃中!主基督是我們的首領,我們去配合他,同時我們亦彼此配搭,一起興旺和建立上帝的國。主耶穌首先呼召了兩個家庭的成員,西門和他的兄弟安德烈,以及雅各和他的兄弟約翰。經文顯示這兩對兄弟的被召,有一定的格式來依循:耶穌路過、他看見他們兄弟二人、耶穌作出呼召、他們立即放下一切跟從耶穌。這格式有何特別呢?它表明了作門徒的本質和目的:一方面我們門徒的身分是出於耶穌主動的呼召(事實上當時往往是門徒去選擇拉比,選擇投靠在哪一個拉比的門下);而另一方面,耶穌的呼召往往是要求人即時而果斷的回應。要留意耶穌對他們的呼召是帶着應許的,「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耶穌向他們應許:你跟得我,我自然會給你們合適的訓練和裝備,最終你們會得人如得魚。開出這樣的條件,是否足以令一群原本衣食無憂的漁夫來考慮「轉行」呢?對他們來說,換一條跑道再出發會是挑戰,他們需要放下一切來轉型,耶穌又未具體說明如何裝備他們。數星期前將臨期第四主日我們看見馬利亞選擇say yes to God,這四位門徒又是否一樣會say yes跟從耶穌呢?果然,他們都果斷的回應,選擇放下一切立即的跟從。何謂信心?信心便是還未完全掌握前路,仍願意勇敢的踏出第一步,而且繼續一步一步的去走。保羅便曾於哥林多後書說:「因為我們行事為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We walk by faith, not by sight.)這幾位漁夫的信心成了我們的榜樣,我們每一位信徒的信心都不能一蹴而就,乃是逐步的成長,路途中或會有疑惑、有躊躇,但必須緊記,我們要始終跟隨基督,義無反顧,這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耶穌已經呼召我們各人來跟從他,除了全職事奉外,在職場上、在我們各自的專業上、家庭上,我們一樣可以回應上帝的呼召、服事周遭的人。是否轉工或轉行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們要有那份自省,知道我們的有限、知道我們需要悔改回轉、知道上帝愛我們、看重我們,不嫌棄我們的不足,邀請我們加入他的團隊,然後我們有這寶貝的天父兒女、救主門徒的身分,每天積極喜樂的為主而活!因此,耶穌應許他的門徒要「成為得人的漁夫」,並非指他們將會得到甚麼驚人的口才或過人的智慧來叫人信主,而是一份態度,一份看似在不可能的環境中,我們仍然要起來回應上帝、被上帝所用的態度,只有這樣,「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這宣告才能加速實現。願意我們都能學像他們,全面的順服,願意被主差派及使用,成為得人如得魚的門徒。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