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三一主日(聖靈降臨期第一主日)
 

約翰福音 3:1-17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記載耶穌與尼哥德慕的一段對話。尼哥德慕是一個法利賽人,是猶太公會的成員,他在夜間尋找耶穌因為他認識到耶穌身上有着與當時其他的宗教領袖的不同之處。尼哥德慕稱耶穌為「拉比」,以表達對耶穌的極大尊重,他指出耶穌「是由上帝那裏來作老師的」,並且強調耶穌「所行的神蹟,若沒有上帝同在,無人能行。」(3:2)雖然聖經沒有記載尼哥德慕所指的是哪一個神蹟,但是從他的言詞中反映出他看到的不只是神蹟,而是神蹟背後的意義。因此,尼哥德慕肯定耶穌所作的與「上帝同在」有着緊密的關係。耶穌看出尼哥德慕已經在信仰的路上走了一段日子,之後更稱他「是以色列人的老師」(3:10),因此耶穌直接與他開始一段關於重生的對話。耶穌告訴尼哥德慕他必須重生才能進入「上帝的國」。(3:3)尼哥德慕嘗試去理解重生,但是他卻一直以人的角度思考,知覺越來越迷惘模糊,看重生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尼哥德慕問耶穌:「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3:4)尼哥德慕將耶穌的話解釋為與肉體的重生有關。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3:5-6)相信耶穌的人將獲得重生,透過水和聖靈經歷從上帝而來的救贖恩典。就像創世記第二章中上帝的氣息一樣,聖靈賜給信徒生命。重生是由上帝的愛所賜的新生命,不僅僅是死後天堂的生活,而是從現在開始。當人獲得重生時,他們就在此時此地進入「上帝的國」,生命完全順從上帝的話語和聖靈的引領。重生不是靠知識或教義,而是靠信心。尼哥德慕作為以色列宗教領袖的代表,應該擁有他所需要的一切。然而,他感到困惑,無法透過自己的學問和對律法傳統的認識經歷上帝的恩典。耶穌基督和他的對話指出信心的重要,唯有憑着信才能經歷上帝完全的愛。耶穌對尼哥德慕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須照樣被舉起來,要使一切信他的人都得永生。」(3:14-15)摩西在曠野舉蛇的故事出自《民數記》21:4-9,以色列人因抱怨上帝將他們從埃及領到曠野而向上帝和摩西發怨言。上帝用火蛇懲罰了他們,殺死了許多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承認自己的罪並祈求憐憫,於是上帝吩咐摩西製造一條銅蛇,並將其高舉在杆子上。凡仰望銅蛇的人都必存活。他們彷彿被賦予新的生命。人們相信耶和華上帝的說話仰望銅蛇,便會存活得救。相信上帝的說話與經歷重生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上帝差他的兒子來世上的目的就是愛, 但不是強迫的愛。雖然上帝救贖世人的目的是明確的,但上帝也容許人可以去選擇會否憑着信心相信及接受耶穌基督為他們的救主。如果上帝忽視世人的罪惡並允許人們生活在黑暗中,這不是愛,而是冷漠。因此,上帝差遣他的兒子來拯救世人。上帝的愛是要讓我們相信他的兒子並獲得永生。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上帝之子向我們展示了上帝的愛,耶穌邀請我們所有人接受重生為上帝的恩典。雖然耶穌被蔑視和拒絕,但卻是勝利的。那些相信耶穌、將自己的生命交託在上帝的人,將透過聖靈重生,生命會變得完全。耶穌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到世上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使世人因他得救。」(3:16-17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