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十一主日
 

約翰福音 6:24-35

延續上主日福音經課,在五餅二魚神蹟和耶穌在海上行走的神蹟後,第二天,留在海的對岸的眾人發覺那裏原來只有一條小船,而且耶穌沒有同他的門徒上船,他們見耶穌和門徒都還在海的另一面,就上了船,往迦百農去找耶穌(6:22-24)。當眾人找到耶穌,眾人問耶穌怎樣去到那裏,他們用的問題是:「拉比,你幾時到這裏來的?」而耶穌卻看到他們的真正意圖和目的,是因為吃得飽。然而,神蹟在約翰福音是用希臘文「semeia」意思是一個指示牌。這樣神蹟是讓人正確地步向上帝,一方面是祝福,同時亦是一個挑戰,就如五餅二魚神蹟,食物是餵養和維持人肉身生命的需要,卻挑戰那些看見神蹟的人,要看到神蹟背後的意義,就是那一位能作出神蹟的是誰?他就是上帝差來的那一位,神蹟使信徒加深對耶穌的認識,加強對他的信心,這一切皆是源於上帝的恩典,可惜的是我們許多時皆會如眾人一樣,對上帝的恩典有着誤解。面對眾人的問題,一如約翰福音中耶穌回應一些對他教導有誤解的人:尼哥德慕,撒馬利亞井旁的婦人,他直接指出他們對食物的看法,只停留在物質和可腐壞的食物層面上,而在434耶穌對門徒說出:「我的食物就是要遵行差我來那位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耶穌就是那供給食物存到永生和完成上帝的工作的那位。眾人再追問耶穌:「我們該做甚麼才算是做上帝的工作呢?」耶穌回答他們:「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上帝的工作。」對於耶穌的回答,眾人不明白當中的意思,反而要求耶穌再行一件神蹟,要耶穌像出埃及時摩西呼求上帝每天從天降下嗎哪。對於他們的請求,耶穌指出不是摩西他本人給以色列嗎哪,而是上帝;天上的父給他們天上的糧,就是生命之糧,是通往永生的生命之糧,眾人就祈求耶穌把這糧常常賜給他們,耶穌就以一句宣告作回應:「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絕不飢餓;信我的,永不乾渴。」這句宣告亦成了約翰福音636-65的內容。從耶穌和眾人的對話,神蹟是屬靈實體的揭示,眾人的信仰的謬誤是基於對耶穌的身份錯誤的認識,他們以為他就是先知,或是像摩西般的彌賽亞、王,然而,耶穌不斷強調他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差來的,他就是上帝的道,而信耶穌就是做上帝的工作,更能邁向永生。另方面,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人有一種嘗試去掌控一切的心態,眾人嘗試掌控耶穌,在6:15他們要耶穌作王,耶穌卻離開退去其他地方,他們用盡方法使耶穌成為他們心目中的領袖,而耶穌卻不願意這樣做,當他們找到耶穌,他們只是以拉比來稱呼他,表達他只是一位老師,更要知道他的行事軌跡,亦可以看到他們嘗試操控的心態,有一種質問的態度,似乎在問為甚麼耶穌不通知他們去了那裏?繼而,他們更要求「我們怎樣才是做上帝的工作」(6:28),某程度上是支配上帝,甚至再要求耶穌行另外的神蹟,而在之前他們已看到耶穌治好病人(6:2)及在五餅二魚神蹟後,他們說:「這真是要來到世上的先知」(6:14),所以,群眾的要求可視作他們想耶穌按他們的意思去行事,然而耶穌並沒有正面回答這要求,反而問一句:「你們找我為甚麼你們在這裏?」耶穌暗示他們只是因為肚腹的需要來尋找他,肚腹可以是物質上的滿足,或者人的慾望。耶穌不斷回應人尋求操控上帝的傾向,是要「信」耶穌,而這信是讓我們進入一個新的身份,一種合一共融的新生命,是永恆不變與主同在的生命,我們要每時每刻走向耶穌,得到從天上來的靈糧,活出永恆豐盛的生命。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