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加福音 21:25-36

每年將臨期第一主日的主題是有關基督的再臨(Parousia),我們選用的福音經課皆是選自耶穌有關末世的講論,而本年是教會年曆的丙年,故此,是選用路加福音。有別於馬可和馬太福音,路加福音21:5-36是耶穌在聖殿向着「他們」說的,而不是在橄欖山向門徒說的;由此看到路加福音是把整個信息帶到整個世界,人子的再臨是影響着全人類的。

今天福音經課主要是描述人子來臨的景象,其中可以主要分成兩大段落:

21-25:28 人子在末世時候的再來

21:29-36 鼓勵人們的堅持

25節起,是整個末世講論的第三部份,耶穌一開始就描述人子來臨前的「預兆」,這是回應21:7的問題,他們(有人)問他:「夫子……這些事將到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耶穌強調審判的日子是有關全世界的(21:26),地上所有的邦國都要面對困苦和驚慌,而且不單是地上的一切,連天上和整個宇宙萬物都要震動,日、月、星辰、海洋都要被動搖。

這些預兆皆是先知書所宣告的,以賽亞書13:9-10所描述的耶和華的日子一樣:「天上的星宿都不發光,太陽一升起就變黑暗,月亮也不放光」;另外以西結書32:7-8和約珥書2:30-31皆有類似的描述,使我們看到路加福音不止是描述將來發生的事,而是強調這些事皆是應驗先知所應許的事情。面對這樣的境況,人的回應是驚慌不定,魂不附體,而在27節的景象是但以理書7:13人子駕雲降臨的描述,展現他的神性和榮耀。然而,耶穌提醒「你們」要挺身昂首,因為這是得贖的日子。得贖的意思(apolytrosis)是用一筆金錢使人得獲自由,使我們看到可見人子來的審判時,對信徒來說是從苦難得拯救的時刻,從驚惶中得到釋放和醫治,相反而言,對那些不義和罪惡的人是震撼和驚惶。

接着耶穌在21:29-31用無花果樹作比喻,舊約聖經中無花果樹是象徵以色列的平安和豐盛,(申命記8:7-8;何西阿書9:10,彌迦書4:4),在路加福音耶穌曾兩次用無花果樹作象徵,第一次是在13:6-9以一棵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給它最後的機會,不然將會被砍下來。而這次則以發芽生長,象徵一個豐富收成,而這次更包括了各樣的樹,暗示了全世界的得救。這比喻是強調〔看見〕和〔知道〕,當我們看見這一切預兆的發生,就知道上帝國的臨近,正是和得贖的日子近了互相回應。

然而,這裏耶穌仍以「近了」來描述上帝的國,似乎表達了耶路撒冷被毀,那棵無花果樹已因沒有結果子已被砍下來(21:20-24),但這些仍未是事情的終結,只是耶穌所預言的實現。這樣看來,歷代的信徒仍會經歷一些極大的困苦、戰爭、大災難,每次人都會嘗試去理解為末世的來到,但耶穌說:這只是上帝的國臨近,我們仍要忍耐,要對耶穌的話語有一份信靠,因為耶穌所說的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這個世界是會過去,地上一切皆是短暫和有限,但他的話語卻是永恆不變(32-33節)。

最後耶穌用了兩個勸勉:「你們要謹慎」(21:34)及「你們要時時警醒」,耶穌強調那日子是會忽然臨到,信徒所要做的,不是終日憂慮;路加福音特別關注人的憂慮,因憂慮會壓倒人:人因擔心財富和今世的榮耀(8:14),馬大的憂慮令她不能專注於耶穌(10:41-42),耶穌鼓勵門徒不要擔心怎樣說(12:11-12)及在12:22-31教導人不要憂慮;耶穌亦提醒我們不要放縱和逃避,反而是活好每一天。最後耶穌更強調如何能〔逃脫〕這些恐懼和憂慮的網羅:就是祈禱;在路加福音內,耶穌在所有重要的時刻,面對重大的事情,他都以祈禱去準備,所以信徒藉着禱告,就能隨時準備在接受審判時,能坦然無懼地站立在人子面前,因耶穌基督而無可指摘。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