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十五主日
 

馬可福音 7:31-37

作者 : 劉子睿牧師

本主日福音課程是選自馬可福音7章31至37節,內容記述了耶穌經過了一段相當長的旅程(可7:31)後,他又返回加利利海的東岸,在這個他比較不為人注視的地方,他行了一個醫治的神蹟。

這個神蹟,說不上是驚天動地,但卻滿有信仰的深度和意義。首先耶穌關心的,是一個「耳聾舌結」的人,和普通人比較,這人算是有缺憾,嚴格來說,還稱不上是殘廢。不過他的需要仍然是明顯的,因為他不容易與別人溝通,因為他不容易與別人溝通,因此有人願意帶他來到耶穌面前,盼望他得著醫治。耶穌沒有拒絕他,並且體貼地關心他。耶穌領這人離開群眾,減輕他的心理壓力,不讓他受到眾目注視的困擾。

耶穌然後用了當時社群傳統相信的方法,先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又吐唾沫抹他的和頭,再望天歎息,對他說:「以法大!」(亞蘭文,意思是「開了吧!」)耶穌就這樣,把這個聾啞的人醫好!

我們今天閱讀這段福音經課,除了驚歎耶穌有醫治的能力外,還應該細心思想神蹟背後的深遠意義。第一,耶穌的醫治,絕對不是能力的炫耀,而是對有需要的人一份深切的關心;耶穌的醫治,從來不是靠著表現自己來吸引群眾,而是直接向困苦的人傳達上帝的愛和恩典,這是今天當有人強調「權能醫治」時,需要謹慎留意的地方。因為「權能」若果被視為一種吸引人的工具,卻使人單單崇拜及高舉「權能」的話,那便是對基督信仰的一種嚴重扭曲。筆者並不是要否定今天仍然會有神蹟奇事的醫治,而是要強調醫治的能力是來自上帝,人不能高舉醫治的「權能」卻忽略了上帝的慈愛。

第二,正因為耶穌要傳達的不是能力的炫耀,所以他是「低調」地去施行醫治!他甚至吩咐知道這件事的人不要告訴人(可7:36),這種抗拒「宣傳」的態度,活在廿一世紀,簡直是匪夷所思!雖然新約學者會傾向解釋耶穌在這個階段仍然不願意「彌賽亞」的身份被宣揚,但是我們亦可以理解耶穌同時亦不希望被群眾盲目地追捧成為「偶像」或「明星」,他一直要保持清醒,不要被群眾擁戴的慾望牽制著他謙卑服侍的使命!今天,教會是否也追捧「明星」和「偶像」呢?

第三,眾人對耶穌所成就的事不單感到希奇,並且說他所作的事都好(可7:37),這裏又有另一番深層意義,在〈創世記〉第一章記載上帝的創造,「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反映了按著上帝心意的創造原本是美好的。雖然人類犯罪導致美好的創造被扭曲,但是耶穌來到恲上,又帶來了新的創造!耶穌的新創造,不單是醫治能力的彰顯,亦同時是一份細緻關愛的流露,把盼望與光明帶給活在絕望和黑暗裏的人們,讓我們失落的一群可以重新恢愎上帝創造的美好形象,這肯定是給所有人的好消息,這肯定是「福音」!

這段福音經課篇幅簡短,卻有很深的意義,對當時讀者帶來很多的信仰反思、提醒和激勵,也對活在二十一世紀今天的我們,有十分尖銳的信息!在資訊爆炸媒體主導的現代社會,我們如何去彰顯上帝的愛呢?「福音」的本質又是甚麼呢?盼望這段福音經課能夠幫助我們明白上帝的心意,並能夠學像耶穌,活現出福音的精神,阿們。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