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日後第二十一主日
 

馬太福音 23:1-12 (本日是諸靈日,因與主日重疊,故移至11月3日)

作者 : 梁麗娥牧師

過去幾星期所誦讀的主日福音經課,是來自馬太福音中有關耶穌的權柄受到當時宗教領袖挑戰的段落(21:23-22:46)。今天的福音經課(23:1-12)接續之前的部分,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3:1-25:46),在這新階段中,耶穌的宣講內容以審判為主,他首先譴責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假冒為善,並指他們的罪將帶來禍(23:1-36),之後他為耶路撒冷而哀哭(23:37-39),最後他論及末世的景況,並以比喻提醒門徒要警醒和隨時作好準備(24:1-25:46)。
從經文結構和內容來看,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是一段落,其中包括了警告(23:1-12)、「禍哉」(23:13-36)及哀歌(23:37-39)。今天誦讀的23:1-12就是段落的開始部分,其中耶穌譴責法利賽人和文士,並教訓門徒不要學效他們。這十二節可再分為四小部分:
1) 23:1-3上
這是耶穌講話開始的部分。依照馬太福音的時序,第一節的「那時」是指耶穌回答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問題後(22:34-46),相信就是他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後的星期二,換句話說,三天後他將受難。學者估計正如21:23,那時他在聖殿範圍內教訓人,其對象是眾人和門徒,眾人就是那些跟隨聽他說話的人。
當時猶太人的文士是受過正式訓練的專業人士;法利賽人中雖然不少是平信徒,但他們堅守宗教律例,這兩類人都是猶太人群體中的領袖。「摩西的位」代表了在猶太人會堂生活中的教導和行政權威。在此耶穌沒有質疑文士和法利賽人口說的教導,並且勸勉人要謹守遵行,可見耶穌對猶太人傳統和律法的重視和尊重。
2) 23:3下-7
耶穌指斥了文士和法利賽人的三種個人問題,分別是:一、只講不做,這明顯是指他們實際的行為和自己所宣講的不符;二、將重擔擱在別人肩上,是因他們認為每一位上帝子民都應守祭司潔淨的律例(出19:5-6),故要求所有猶太人要緊守;三、他們所做的事是為了使人看見,目的是顯出自己的聖潔。他們佩帶的經匣和衣裳的繸子是參考申命記6:4-9(或出13:1-16,申11:13-32)的教導,英文名稱為 “Phylacteries”(見附圖)。昔日設立這些東西的目的,是要提醒人與上帝的約並人應守當盡的本分,可惜的是一些人只着重表面而忘卻其原意,導致其信仰流於表面。
3) 23:8-10
耶穌在這裏的教訓相信是給門徒的提醒,因為他在說話中把「他們」轉為「你們」。其中「拉比」的稱呼在此是給耶穌的,「師傅」是給基督的,「父」是對於天父的。有學者認為這裏的教訓可能是作者馬太所屬早期教會群體中的教導,因他們中間有一些作領導的人。
4) 23:11-12
這兩節總結了上述教導,指出基督徒群體的領導應是僕人式的領導,也就是要以謙卑服侍的心侍奉主。
耶穌昔日對法利賽人和文士的指斥,事實上對於今天的基督徒亦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由於人會害怕被別人忽視,故此在心底裏可能會產生期望和渴求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尊敬,假若我們在信仰和侍奉之中出現這樣的心態,便是扭曲了原本信仰和侍奉的意義了。求聖靈常提醒和幫助我們。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