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童貞女聖馬利亞日
 

路加福音 1:46-55

作者 : 葉子良牧師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是著名的《尊主頌》,在童貞女聖馬利亞日誦讀這段經文,實在是最合適不過。
在淺釋經課內容之前,讓我們先注意經課上文的編排。《路加福音》第一章作為整部書卷的開始,開宗明義說明書卷的對象、寫作的原因和目的,也提到寫作的態度和手法(1:1-4)。如此,接下的兩個段落,便是「按着次序」記載有主的使者向伊利莎白的丈夫祭司撒迦利亞,預言施洗約翰的出生(1:5-25),又有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顯現,預言耶穌的降生(1:26-38)。
兩位使者的顯現,兩個不尋常的懷孕消息,兩位心情難以形容的懷孕女性,因馬利亞的主動起行而相遇(1:39-40)。於是,經文在記載伊利莎白被聖靈充滿,多次高聲稱頌馬利亞和她所懷的胎是有福的之後(1:41-45),便記下了馬利亞的《尊主頌》。這個上文背景是重要的,不單因為它是《尊主頌》的緣起,更因為它證明頌歌的內容已經實現,先在兩位女性身上,繼而延展開去。
上文形容撒迦利亞和伊利莎白,「兩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義人……只是他們沒有孩子,因為伊利莎白不生育,兩個人又年紀老邁了。」(1:6-7)因此,正如頌歌的內容一樣,上帝「憐憫敬畏他的人」(1:50),使伊利莎白老來得子,除掉她在人前的羞恥(1:25)。那麼,馬利亞呢?她還未出嫁,沒有不育的困擾,她的童貞成孕,與頌歌裏上帝憐憫人的內容有何關係?
首先,馬利亞是一個對上帝懷着信心的人,面對這麼難以置信,並難以承擔(在當時的社會未婚懷孕)的預言,她最終的回應是:「我是主的使女,願意照你的話實現在我身上。」(1:38)伊利莎白在聖靈充滿時,亦說:「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馬利亞的信心,在上帝的憐憫和權能裏,使不可能的成為可能。頌歌提到上帝「用膀臂施展大能」(1:51),「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1:52),「叫飢餓的飽餐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1:53)這在當時的政治及經濟環境裏,何止屬革命性,更是近乎毫無可能,但馬利亞願意相信,以身心去「懷」抱這個難以置信和承擔的使命。結果,三十年後,她當初所懷的耶穌,他所宣講的信息,他所施行的醫治和拯救,正是上述頌歌的內容。
有學者指出《尊主頌》中,上帝行動的動詞都使用過去的時態,表示行動已經完成。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馬利亞在唱誦的時候,雖然頌歌的內容尚未發生,「有權柄的失位」、「卑賤的升高」遙遙無期,但藉着信心和童貞成孕的事實,她可以視上帝的憐憫和大能已經臨到,彷彿已完成一樣!
馬利亞的信,有另一點是與上帝的憐憫息息相關的,就是馬利亞的信不只關乎個人的範疇,不只「顧念他使女的卑微」(1:48),不只「為我做了大事」(1:49),而是廣及所有「敬畏他的」、「卑賤的」和「飢餓的」人。誠然,上帝對人的憐憫從起始便是這樣,他憐憫亞伯拉罕,不單單顧及亞伯拉罕和他的一家,也是藉着使亞伯拉罕得福,而讓地上的萬國都能得福(創12:3、22:18)。亞伯拉罕的信和馬利亞的信,使上帝的福氣臨到自己,也臨到萬民。
於今天香港的處境,閱讀這段福音經課,既是百般滋味,又是充滿提醒。賴特主教(N.T. Wright)在淺釋這段經文時,先詢問讀者在甚麼情況下才會忘形地慶祝,是在極端擔心的事情出現轉機的時候?還是可怕的洪水開始退卻的時候?童貞女聖馬利亞的榜樣,是在困境之中,仍然可以藉信心高唱:「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1:46-47)有些期盼看似無期,有些訴求得不到回應,但不代表上帝大能的膀臂未曾施展,不代表上帝忘記施憐憫。馬利亞一句:「我是主的使女,願意照你的話實現在我身上。」上帝的救贖已經臨到。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