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廿一主日
 

路加福音 19:1-10

作者 : 胡偉豪牧師

與不久前讀過的眾多精彩故事如好撒馬利亞人、浪子的比喻一樣,今天這個稅吏長撒該的故事,同樣是路加福音獨有的材料。
路加,是整部新約聖經包括四福音中唯一的外邦人作者。他是希臘人,職業是醫生,是使徒保羅傳道旅程中密切的伙伴,除路加福音外,使徒行傳亦出自他的手筆。因着路加的專業背景及曾受過的良好教育,他從編採資料,到下筆成文,都份外認真講究,正如他在全書的開首所言:「這些事我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我也想按着次序寫給你,要讓你知道所學的道都是確實的。」路加寫作的對象主要是外邦人,他寫作的風格、敘事的觀點、關心的角度,都跟其他福音書的作者有所不同,造就了書中不少路加獨有的故事和題材。而他許多獨有的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記載耶穌怎樣和社會上的邊緣人打交道,進而改變他們的生命。各種猶太人眼中不潔淨的外邦人、稅吏、罪人,低微的婦女、乞丐等,統統都是這些故事的主角,稅吏長撒該自然也是其中的典型。
撒該這名字在希伯來文的原意是「純潔」或「公義」,這大概是父母對撒該的期望。諷刺的是長大後的撒該算不上純潔,也稱不上公義,他成為了稅吏,還不是一般的稅吏,而是耶利哥城的稅吏長。猶太人不喜歡稅吏,因為稅吏替羅馬人工作,普遍貪得無厭、壓榨同胞,官至稅吏長的撒該在同胞眼中自然像過街老鼠。個子細小的撒該這次懷着好奇心,要看看別人口中這位神奇的人物耶穌是甚麼角色,於是他冒着被旁人認出然後被唾罵的風險,走出大街,在人群中等待耶穌經過。經文相當富戲劇性,「人又多,撒該身材又矮,看不見,於是他跑到前頭,爬上桑樹,終於看到了!」這是一種不擇手段、不惜一切要看到的決心!這種果斷和決心不排除是他能攀升至稅吏長此官階的原因。
何以撒該會如此渴望見到耶穌?經文沒有說明,但綜合各路線索及資料,在撒該的心坎中,應該有一種莫名的空虛,他有數不盡的金錢,卻沒一個可訴心聲的知己;他自覺有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又對自己的貪婪及不義感到歉疚,他亟待一種改變,渴求被原諒、被體恤。這股對現況的不滿及對改變的渴求,驅使撒該不顧身份與地位,竟爬起桑樹來!沒想到,「耶穌到了那裏,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5節)耶穌一眼便認出撒該,並直呼他的名字,使他無所遁形,成為眾人的焦點。「必須」,代表毫無商量的餘地。當別人視撒該為罪人、不潔淨之人時,耶穌卻非這樣看待他,耶穌一眼便認出爬桑樹的撒該有一顆純真渴慕的心,正如耶穌曾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不一樣的拿但業,耶穌能看穿人的心。撒該受寵若驚,連忙下來,欣喜地接待主。
在一片爭議聲中,耶穌住進撒該的家。撒該毫無疑問來不及打掃房子或清理自己爬樹後的滿身污垢,但事實上他也不需這樣做,因為耶穌正是要與真正的撒該─那位有着「純潔」心靈的人同在、同席、同住,他不責備,只有愛。耶穌就像一面鏡子,讓撒該的心門開啟,重新認清自己,領悟到這正是改變─徹底悔改的時刻。於是,「撒該站着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勒索了誰,就還他四倍。』」(8節)撒該站着向耶穌宣告,願意以行動證明他的悔改。律法上原要求自願賠償時只需按原來的數量再加五分之一,撒該此時要歸還四倍,表明了他悔改的決心。耶穌讚賞道:「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9-10節)撒該首次活出了他本來的樣子─純潔而單純,全因為耶穌無條件的寬恕和接納。今天,耶穌也渴想住進我們的家,他不是要強迫改變我們原本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要我們達到某種「業績」,他來到我們當中,只是要愛我們。願意我們都能預備好真正的自己,帶着一顆柔軟單純的心,抓着時機,為見主面而勇敢爬上桑樹,主必定會來到樹下,認出我們的本性,住在我們的裏面。阿們。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