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顯現期第二主日
 

約翰福音 1:29-42

作者 : 潘正行牧師

本周的福音經課記載於約翰福音一章29至42節。各位讀者可以先看一看這段經文。這段經文包含兩個記載。第一個(29至34節)是關於施洗約翰看見耶穌之後,向他周邊的人介紹耶穌的經過;而第二個(35至42節)是關於施洗約翰向他門徒介紹耶穌的經過。若大家細看這段經文,你會發現有一個字時常在經文中出現,就是「看」這個字。可以說,耶穌首先彰顯自己的方式就是讓人去「看」。
「看」這個字在原文希臘文當中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就是要提醒人,此刻有重要事將要發生,希望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就正如29節當中提到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說「看哪,上帝的羔羊!」當中的「看哪」就是帶有這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要用肉眼去看一個人,這是最表層的看,一種感官上的感受。在39節裏,當耶穌回答門徒「你們來看」中的看就是這一個意思。耶穌邀請門徒去用眼去看耶穌的住處,以及耶穌一天的所作所為。第三種的看,是用心去觀察的看,看在眼裏,有印象深刻之意。在38節裏,當耶穌看見兩個門徒跟着他,耶穌的看就是這種看。耶穌不只是留意得到有兩個人跟着,而更是用心的去觀察他們。
「看」是一個人最基本認知世界的方式。一方面我們要依靠看見來認識世界,認識一個人,認識事物;另一方面若我們只停留在最表層的看見,卻又會使我們只流於表層的認知。經文起首就告訴我們約翰「看見」耶穌,那麼約翰究竟看見耶穌甚麼?29節約翰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的!」約翰表明他看見的不只是耶穌的表面,而是看見耶穌的真正身分,耶穌是上帝的羔羊,這個身分。上帝的羔羊讓人聯想起逾越節的羔羊。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吩咐他們要「從綿羊或山羊中取一隻無殘疾、一歲的公羔羊」(出12:5)並要把牠的血塗房屋門框和門楣上,好使上帝不會把要受的刑罰臨到以色列人當中。另外一個關聯,是以色列人的贖罪祭。按利未記16章所述亞倫祭司要把手「按在活的山羊的頭上,承認以色列人所有的罪孽過犯」並把這些罪都歸在羊的頭上,而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再被帶到無人之地。因此,當約翰說耶穌是上帝的羔羊,他正指出耶穌來到世上的真正身分,就是要擔當世人的罪,並藉此塗去世人的罪。
約翰看見耶穌的真正身分,而當他要把自己的門徒介紹給耶穌時,他並沒有強行要求門徒也有着他的同樣的「看見」,而是先讓門徒用自己的方式去「看」。35至37節說「又過了一天,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裏。他見耶穌走過,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這三節講述到門徒起初的跟從。明顯他們之所以願意跟從是因為施洗約翰的介紹,施洗約翰自己在前段看見耶穌作為上帝羔羊的身分,在這裏又再次以上帝羔羊來介紹耶穌給門徒,因此門徒願意跟從。可是對於門徒來說,他們並沒有承認耶穌是誰。在38節裏,耶穌看見他們跟着他,就問他們:「你們要甚麼?」門徒回答:「拉比,你在哪裏住?」這裏首先出現了門徒第一個對耶穌身分的看見。他們看見耶穌是拉比(老師)。當學生看見老師,渴望從老師身上學習到更多學問,所以會想到老師的住處繼續追尋,因此當耶穌問他們「你們要甚麼?」時,門徒回答「你在哪裏住?」亦有學者說因為那時一日就快過去(39節說已到下午四時),所以門徒希望有地方留宿。不管如何,當耶穌問他們「你們要甚麼?」他們想要的都是渴望親近和多了解這位老師,若然今天耶穌又問你「你要甚麼?」時,不知我們的回答又會怎樣。
「你來看」是耶穌給予他們的回答。耶穌沒有自我講述他究竟是誰,只是一味的讓人去觀察自己,讓人去經驗與他的相遇和相處,甚至讓人透過「來」Come 同「看」See 去尋找心中的答案。當下,安得烈找到了。41節說安得烈去了「找自己的哥哥西們,並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這裏值得與讀者說明一下約翰福音比較獨特的寫作方法。聖經間中會出現放在括號內的字,若有特別註明的話,即是現代出版社為方便讀者明白而加上。可是好像約翰福音當中出現在括號內的字,即沒有特別註明的,就是原文中作者為解釋一些詞彙而加上的。剛好在約翰福音中,原本的字是希伯來文譯音字(如「彌賽亞」,「拉比」,「磯法」)而翻出來的字是希臘文(如「基督」,「老師」,「彼得」),這現象反映出約翰福音原本是寫給猶太人的群體,因而用了希伯來的字詞,而後期為要讓外邦人明白,而加上了希臘文解釋。
透過安得烈的「看」,他知曉耶穌並非只是一般的老師,安得烈得知他是世人的救主(「基督」翻出來就是救主。)因而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的哥哥西門。安得烈的方法亦與施洗約翰的相似,就是帶西門去見耶穌。當西門與耶穌相遇時,耶穌亦看見了西門,並告他要稱為磯法。磯法和彼得的意思相同,一個是希伯來文,另一個是希臘文,兩者都解作石頭。這耶穌的看見也認定了彼得作為作磐石的身分。
耶穌沒有強迫人認信他某個身分,而是容讓人有空間自己去看,自己去尋找,自己去發現。今日,當我們把耶穌傳揚予身邊人時,我們又有否讓人慢慢去「看」,慢慢去「觀察」,慢慢去「思考」呢?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