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顯現期第三主日
 

馬太福音 4:12-23

作者 : 鄧翊匡牧師

今天的宣召經句「耶穌宣講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疾病」,正正出自本主日福音馬太福音四章12-23節最後一句。這一句,就是作者對耶穌在世所作的最簡潔及最到位的描述。讓我們藉今天的經課,思想甚麼是「福音」,以及耶穌「醫甚麼病」。
耶穌自從在曠野勝過魔鬼試探後(四1-11),就開始傳道工作。耶穌「聽見」為他施洗的約翰下監,就退到加利利去開展傳道工作(12)。在這裏,我們看到耶穌受洗後(三13-17),他並沒有和約翰一同工作,而是分開的。這是作者向當時可能懷疑耶穌位份的讀者證明了一件事,就是耶穌並非約翰的跟隨者。
加利利,包含耶穌的故鄉拿撒勒,以及迦百農一帶,是猶太人和外邦人雜居之地。迦百農是加利利海的沿海城市,舊約時代是處於拿弗他利區,而西布倫則在拿弗他利區旁,拿撒勒可能是在該區當中。西布倫和拿弗他利,是以色列12個兒子之一(創四十九13和21),後來就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其中兩派。在出埃及後,以色列的子孫於曠野流浪40年,然後回到應許地迦南,十二支派慢慢各自分配到不同地方,形成十二個區域,後來就是掃羅所建立的以色列國。到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王,以色國一分為二:北國以色列及南國猶大。而北國統領10個支派區域,包括西布倫和拿弗他利。但在主前738和733年,亞述先後攻擊此二城,並成立為亞述行省,將本地人大量擄走,並將附近的外邦人遷入進行殖民。發展到在耶穌時代,這些地方都被視為是外邦地域。
所以,作者指出這是應驗以賽亞先知的話(14-16,來自賽九1-2)。賽九1-2,是以賽亞鼓勵被亞述攻佔了的北國中的難民,形容彌賽亞如大光,會給他們希望。在這裏,作者將其引伸為呼應耶穌降生的目的,就是向外邦傳福音(呼應廿八18-20本福音的結尾)。故此,「悔改」就是更新對耶和華上帝的信仰(17)。這個更新就是:1. 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呼應三17);2. 福音不再限於猶太人,而是先給猶太人,然後到外邦。天國,即上帝的國度,上帝在哪裏,那裏就是上帝的國度;故此耶穌所在的地方,就是上帝的國度,這就是「天國近了」的意思。
要將福音由單一民族,傳開至世界各地,就不能單靠耶穌(更何況往後他為世人釘身十架),所以耶穌需要呼召門徒(原文解作「學生」),跟隨他,學習他的言行,然後實踐出來。
一般而言,一個知名的學者,學生是跟據自己的學習志向而「自動送上門」跟隨老師左右的。從前文後理來看,耶穌當時至少都「薄有名氣」(因他的出現是被認為「應驗以賽亞先知」的話)。然而,耶穌卻是主動呼召門徒!這裏讓我們回想,我們作信徒,是我們「自動送上門」嗎?若不,是甚麼讓上主主動呼召我們?
彼得和安得烈兩兄弟在馬太福音中是首先被耶穌呼召的(18)。他們被呼召,是因為他們當時已是著名的「狀元」?非也!反之,他們可能是最基層、缺乏學識的人,因他們的職業,是當時屬於低收入的漁夫。當他兩人準備撒網捕魚,耶穌就趁這情境,立即呼召他們!呼召的理據,是教他們得人如捕魚(19)。兩兄弟的反應如何?他們如同耶穌的父親約瑟被天使吩咐放心娶已懷孕的馬利亞一樣,立即跟從(20)。或許,這兩兄弟早已風聞耶穌這人 (12-17),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放下了自己的求生工具,跟從耶穌。而同樣地,到雅各和約翰兩兄弟,當他們和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時,耶穌同樣立即呼召他們(21)。雅各和約翰二人也立即跟從。他們二人,不單如彼得和安得烈般要放棄生計,還要放棄自己的家庭(22,向父親辭別)。在這裏,作者強調的,並非他們四人放棄了甚麼,而是四人回應耶穌的呼召,都是「毫無疑惑」!作者也沒有解釋他們為何會這樣,所以,這裏是要讓我們反思,面對上主的呼召,我們可如何回應?
耶穌開始了他的工作,就是在會堂教導,講「天國的福音」。沒有任何人比耶穌更有資格講這個福音,因為他是來自天國(呼應17),也醫治百姓的病(23)。「病」,在當時的人所理解,是人因靈性軟弱,而被污靈或鬼所侵害而致。所以,耶穌能醫病,因撒但也不能勝過他(呼應四1-11耶穌勝過試探)。
各位弟兄姊妹,福音和醫治,對今天的我們,是甚麼呢?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