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五主日
 

馬太福音 11:16-19,25-30

施洗約翰來,為要預備人的心迎接基督,但如今耶穌來了,卻未見人的心真的已經預備好。此刻,耶穌有感而發,為這世代把脈,說出了當今世代的荒謬。耶穌列舉了兩個眞實的例子,都發生在他和施洗約翰身上。吹笛和跳舞原為婚禮而準備,但今天只聞笛聲,卻沒有人起舞。哀歌和捶胸是在喪禮中對死者及其家人一份哀傷的表達,如今聽到有人唱起哀歌,卻沒有感到要為死去的人而悲傷。這些現象的背後,就是人的心出了問題。施洗約翰和耶穌出來傳道,兩者同樣關心天國的事,但傳道方式卻有不同。施洗約翰不吃不喝,傳悔改的福音,但眾人都以為他被鬼附着,把他當成宗教狂熱份子。耶穌傳道,與眾人共餐,又吃又喝,卻被人說他「貪食好酒」,意思就是放縱叛逆(申命記21:20),甚至指控他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19節)這一切其實都表明了他們根本就不會接受施洗約翰和耶穌的教導,因為他們一直以來都以真理的維護者自居,認為自己才擁有真理,跟他們不同的就是錯。試問這樣的人怎會想過有需要改變自己呢?
耶穌出來傳道從來就不是那麼順利,連施洗約翰也對他有疑惑(2-3節),而許多人即使見過耶穌行神蹟,也不肯悔改(20-24節)。這時候耶穌竟然為此感謝天父(26節),因為天父使他認識到其中的奧秘:不要以為「聰明智慧的人」就必然接受他和他的教訓,反而「嬰孩」才得到真正的福分。當時的宗教領袖,如法利賽人和文士等,在一般人眼中都是「聰明智慧的人」。可是他們滿以為擁有律法的知識和顯赫的社會地位,便以「自己」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而耶穌所指的「嬰孩」,都是社會地位低微、不受重視,和沒有學問的普通人,對律法一知半解。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反而懂得謙卑,願意虛心學習,沒有先入為主的陋習,對耶穌的教導趨之若鶩,願意敞開心靈,接受基督的亮光。使徒保羅也說過類似的話:「上帝揀選了世上愚拙的,為了使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為了使強壯的羞愧。」(哥林多前書1:27-28)這都叫我們認識「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26節)而耶穌的「失敗」在告訴世人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一切都是我父交給我的」(27節)。這是說:任何事情的起始和終結,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人以為可以靠財富、知識和能力去掌握和擺佈一切,最終還是失敗的。
猶太人認為最能榮耀上帝的工作(擔子),就是忠實履行上帝的律法,這個耶穌也認同(馬太福音5:17-19),但為何竟變成了「重擔」(28節)?「軛」是放在耕牛頸項上的一塊木頭,看似一根擔子,卻能使耕牛善用身體的氣力鋤地,開墾耕地。對於以色列人,它可以象徵壓抑(以賽亞書9:4;58:6),也可表示甘願以遵守律法的方式來事奉上帝(耶利米哀歌3:27),十分正向。這樣看來,為律法而勞苦在本意上是好的,只是後來被闡釋律法的人,特別是文士和法利賽人,把律法弄得支離破碎,失去它本有的精神和原貌,最後變成擔負不起的擔子,使人感到有負上帝的期望,身、心、靈都虧欠上帝,敬畏上帝變成畏懼上帝。更令人沮喪的是這些文士和法利賽人只把「難挑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馬太福音23:4)耶穌責備他們假冒為善,正出自這個原因。
其實勞苦不一定是負面的,耶穌從未說過要人逃避勞苦。「軛」總要背負的,然而這個從耶穌而來交給我們的軛是容易的,也是輕省的(30節)。「輕省」原文是χρηστοζ(chréstos),意思是能發揮其作用(useful)和舒適的(comfortable),這是因為它是「可掌握的」 (manageable),因此不會令人感到威脅和難受。耶穌的軛是容易的,是輕省的,因為這些都出自他「柔和謙卑」的心。柔和與謙卑互為一,是一種對人處事的態度。正因為耶穌心裏柔和謙卑,所以他能體會到人的剛強和軟弱是甚麼的一回事,明白到人可以承擔的,和難以承擔的是甚麼的一回事。同時,柔和與謙卑也表達人心裏對上帝的嚮往,從而願意順服在上帝和他的旨意下,這樣的人,上帝那會不獎賞呢?耶穌論八福時就這樣說過:「謙和(謙卑)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土地。」(馬太福音5:5)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