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七主日
 

馬太福音 13:24-30,36-43

雜草(稗子)的比喻
本主日福音經課集中選取一連四個比喻1 中的其中之一,以及耶穌親自向門徒解釋有關的比喻(13:36-43),經文帶出以下有關三個範疇的信息2:(1)主耶穌的福音工作;(2)教會;以及(3)末日的審判。信息表面似是描述天國,但實際上回應當時人們對耶穌的事工所作出的不同反應3,同時也針對當時教會群體內包含兩類人:真正遵守上帝的道與違反者而寫。和合本修訂版以「雜草」取代以往慣用的「稗(粵音:敗/幣/邳)子」,按黃漢輝著書4 中說明比喻中的麥子與稗子(雜草)外觀上接近未能分辨,只有在收成篩麥時才能區分(見下圖5)。稗子(雜草)的子粒有毒,且在成長時會吸收麥子的養分。
從經文中給我們的信息與及信仰反省:
(1)主耶穌的工作縱被拒絕,仍要堅守信心:稗子(雜草)摻入麥田中,影響剛發芽的麥子似乎要表達主耶穌的工作及宣講福音被拒絕或受到諸多攔阻,並非因為福音本身的問題,而是受到仇敵魔鬼的攻擊,故耶穌以此比喻堅定門徒的信心。
反思:今天教會的工作常常受到魔鬼攻擊,也未必為世人完全接受,但這些被拒絕或不被接納並不因為福音本身,筆者認為可能是因為人的軟弱,使進行福音事工時扭曲了上帝的話,例如:因為對傳道的熱切,過分熱情或強硬,以致令人反感。但不要因此而懷疑福音本身,上帝的救恩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傳福音的手法出了岔子。所以,無論任何時候我們要仰望上帝的大能,賜予我們智慧,懂得如何與人分享他的道。同時也不要因此而灰心失望,因為「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下)
(2)教會內好壞並存,將期望放在上帝身上:這個比喻反映教會的真實面貌,「好種子」與「稗子(雜草)」同時存在於教會這塊「麥田」內。「稗子(雜草)」與「好種子」糾纏着生長,好與惡混在一起。雖然上帝的子民未必每個人也是全然為聖,但是上帝仍希望見到他的子民,他的國度能摒除一切的惡。而到世代終結,上帝必然大獲全勝,「稗子(雜草)」有毒的子粒必被上帝的使者親自挑出來,丟在火爐裏(13:41-42)。
反思:久不久會聽到離教者,或未信者對教會的批評,當中有對教內人士的不當行為作出批評,而亦因為這些行為令他/她們不願意再投入教會生活,甚或對上帝失去信心。對人失去信心絕對能夠理解,也是這個教會的真像,因為基督呼召的不是義人,乃是不義之人,若人人全為義,那何必需要主的救恩呢!誠心信主後必須痛改前非,但面對人性的種種軟弱,縱步步為營,也未必時刻勝過試煉,只願天父幫助,結出好果。所以人的質素斷不是衡量教會的全部原因,也不要將信心放在人的身上,而要放在上帝身上,因為上帝是公義的,他會將「稗子」挑出。所以我們也要引以為誡,謙恭祈求聖靈引導,使自己不成為別人或教會的絆腳石。
(3)堅忍等待末日的審判:撒好種子的人—主耶穌/天父完全掌握麥田的狀況,也知道怎樣處理,會先讓「好種子」與「稗子(雜草)」同時生長,待時機成熟收割時,不傷「好種子」毫釐。這意味著,天國的最終勝利並不取決於教會一時一刻的景況。所以教會或信徒也不應自以為「上帝」或審判者,要以忍耐和謙卑完成門徒的使命,直等到上主親自降臨再行定奪。
反思:在教會或世界見到種種罪惡,難免令人沮喪及灰心失望,有時也希望抱打不平,但是上帝卻叫我們要忍耐,縱好與壞一起,也要等待他的審判,不要自己將「稗子(雜草)」拔出,他收割的時間一到,必會差派使者拔出,並用火焚燒。若然我們仍然相信天父掌管世界,那要尋求上主給予我們的堅忍,安靜等候他再臨時的審判。
註:
1. 撒種(13:1-23)、雜草(13:24-30)、芥菜種(13:31-32)、麵酵(13:33)
2.“P.151.” Matthew, by Thomas G. Long,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7.
3. 見馬太福音11:2-12:50。
4. 黃漢輝(2016):《聖經通識叢書:與人同在的彌賽亞君王—馬太福音析讀:卷上》;基道文字出版社。
5. Chukwuma Agomo, et al. “Wheat and Tares.” Bible Study Notes, 16 Apr. 2016, www.biblestudynote.com/blog/wheat-and-tares/.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