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六主日
 

馬可福音 6:1-13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大段:
(一)拿撒勒人厭棄耶穌(參考馬太福音13:53-58;路加福音4:16-30)
(二)耶穌差遣十二使徒(參考馬太福音10:1, 5-15;路加福音9:1-16)
第一段記述了耶穌回到了他長大的地方拿撒勒,而門徒也跟從他;對於門徒來說,耶穌在自己的「家鄉」所遭遇的情況,有重要的意義。在較早的主日福音經課中,記載了耶穌平靜海浪和醫治的神蹟,令門徒不禁要問:「這到底是誰?」(可4:41)顯示出門徒對耶穌的真正身份,有一定的疑問。
意想不到耶穌回到家鄉,也同樣地遭受質疑,甚至被「厭棄」(可6:3)。在自己家鄉,那些從小可能已認識耶穌的鄉親父老,流露出他們的「不信」(可6:6)!他們看見的耶穌,身份不過是一名「木匠」(可6:3),又或者其實是「馬利亞的兒子」,和「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在他們的眼中,僅僅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並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這段記載幫助我們去明白連主耶穌自己在家鄉也被拒絕、排斥和厭棄,更何況是那些跟隨他而稱呼自己是門徒(或今天稱自己為基督徒)的人呢?可能正因為這個原因,馬可把耶穌差遣十二使徒的記載緊接於耶穌在家鄉被冷漠對待的敘述之後,來突顯出門徒就算在人群中沒有特殊的身份與地位,卻仍然是被差遣的一群,要肩負起主交託的使命!
在馬可福音6:8-11,耶穌給予十二使徒囑咐,意義何在?有新約學者認為這段囑咐是為了加強門徒使命中的迫切感,要他們學習到有重大使命在身上的人,應該把衣食住行這些事物置諸度外,才能專注地去完成本身的使命。福音書的記載,帶給我們身處現代社會生活模式的信徒,簡直就是當頭棒喝,是何等大的思想和信仰實踐層面的衝擊,但又確實驅使我們不得不停下來,好好地反省我們今天怎樣過門徒的生活,如何去成為福音的使者!
在毫不友善的環境和氣氛下(連主耶穌也詫異家鄉人群的不信),門徒依然願意接受耶穌的差遣,兩個兩個地出去,倚靠上主所賜的權柄,在人群中傳道,叫人悔改,又趕鬼治病,彰顯出上主奇妙恩典的降臨。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告訴我們,在不同的環境和時代中,當我們要面對不同的群體,去傳福音的時候,總會遇上有些人的拒絕、排斥和厭棄,不過我們千萬不要氣餒,相反地仍要堅持。耶穌在家鄉雖然「不能行甚麼異能」(可6:5),卻仍為幾個病人按手,治好他們。耶穌要展示的,不是有行異能這種能力的炫耀,而是對人最基本的關心,讓人明白上主的國度是仁愛的國度,才能帶給人真正的平安!
求上主的靈引導我們,在今天的境況,作為門徒我們要學習怎樣面對困難,仍然願意堅守崗位,作福音的使者,求主垂憐,阿們。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