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使徒聖雅各日
 

馬太福音 20:20-28

今天的福音經課,記載耶穌和門徒渡過加利利海,吸引了一大群民眾跟着。這些擠擁着他的人多是因好奇而來看熱鬧,但更多的是有實際需要,他們看過耶穌所行的神蹟,因此來向耶穌求醫治,也有心靈空虛的渴望從耶穌講的道理中得滿足,亦有人以為耶穌快要作王而來投靠他。不論如何,他們當刻卻有一個最切身的難題要面對:天快黑,處身荒野,不可能趕回家吃飯,如何解決這五千人的肉體需要呢?相當的有趣!經文說耶穌原知道要怎麼做,卻出題考一考門徒,今次的幸運兒是腓力,因為門徒中腓力是當地人,最有機會知道哪兒可找到吃的。可憐的腓力看着口袋裏相當於當時六個月工資的兩百個銀幣快付諸流水,無奈地回答即使拿出他所有錢去買也不夠每人吃一點點。這也不誇張,現場不計婦孺已有五千,兩百個銀幣豈能解決所需?況且當耶穌問腓力「我們到哪裏去買餅給這些人吃?」時,腓力的腦海便只想着一道問題,「要多少的錢,才能買足夠五千人份量的食物?」腓力忽略了他曾看過耶穌所行的眾多神蹟,他忘記了信心是能力的泉源,他實在可不用理會錢包有多少錢,只需低下頭、一個箭步跑到最近的村落去買,即使身上只有十元八塊,只能買到一個麵包也好,把它帶來給耶穌,按後來故事的發展,我們知道耶穌可以將這僅有的麵包,祈禱祝福後餵飽五千人有餘。可惜人的信心總是有軟弱,我們總愛聚焦在有限和不足之上,我們跳不出那用錢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我們往往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所蒙蔽。
接着,我們看到同樣信心不足的門徒安德烈帶着願意獻出五餅二魚的小孩來見耶穌,安德烈同樣認為要餵飽五千人這份量是無補於事。在這裏,我們再次看見門徒與那小孩的信心形成了強大的對比!門徒有的兩百個銀幣明顯比孩子擁有的多很多,但基於他們認為自己所有的不足以影響大局,他們以自己的經驗去評估、去量度,因此他們猶豫、沒有付諸行動。相反,那小孩擁有的可說是微不足道,但當他願意將僅有的全都獻上,這動作、這信心便改寫了故事的結局,讓這五餅二魚的故事成為四福音中唯一共同記載的最重要的神蹟。
這五餅二魚的神蹟如此重要,因其讓我們看到耶穌作為上帝兒子對世人的憐憫,願意照顧、滿足我們心靈和肉體的需要;這神蹟更預表了天國的筵席,耶穌拿起餅、祝謝、分給眾人這個聖餐禮的動作,揭示了他對世人的救贖,只要我們來就主,我們張開手來領受,我們便能分享這盛宴。我們是空空而來,卻滿滿而歸。而今天這故事給信徒更大的提醒,是上帝原知道要怎樣做,但他卻邀請我們來於他的神蹟中有份,因為他愛我們、他視我們為他的伙伴、與他同行,他邀請我們來見證、來參與、來創造每一個神蹟。我們或許會以為上帝經常給我們很多難題、給我們一些impossible missions,我們會像腓力般先看看自己的口袋,認為所擁有的不足去應付、去成就奇事。但請記着,上帝不是為了表現他的能力來做神蹟,而是為了使我們更認識他而施展這些神蹟。上帝胸有成竹,成事的關鍵不在於我們能力多少、擁有多少,而在於我們對上帝有多大的信心、有否依靠上帝。我們別被眼前所遇到的困難、我們軟弱的信心窒礙,而限制了上帝的神蹟,上帝的作為奇妙無法測度、他的供應遠超我們所想所求,只要我們有那孩子般的信心,把我們所有的、甚至把我們僅有的都交給主,他就能介入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生命,使飢渴的變得飽足、使困倦的重新得力、使貧乏的得享豐盛。
願意我們都來就近上主,看看他對我們有甚麼吩咐和邀請,嘗試委身、投身在他的神蹟之中。我們皆知道,真正的平安不是來自可變的物質,而是來自永恆的上帝,願意我們常與主結連,關心的不再單是自己的事,而是願意建立一個與人分享、甘心奉獻的生命。阿們。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