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道好不好聽?耶穌的道難不難聽?耶穌善用比喻,以日常生活的事物就地取材,擦亮人的眼目,直指人心,使人反思當下的生命及與上主的關係,推動人改變。耶穌的說話,也會令人難堪,難於接受,他從不說討好人的話,有時甚至說得非常尖銳。
耶穌曾經批評那些聽他的道卻不接受的人,說:「我該用甚麼來比這世代的人呢?他們好像甚麼呢?這正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喊叫:『我們為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不啼哭。』施洗的約翰來,不吃餅,不喝酒,你們說他是被鬼附的。人子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人貪食好酒,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路加福音7:31-34) 本主日福音經課所記載的內容也相似,有些門徒覺得耶穌的比喻難聽,挑戰了他們過去既有的思維或者對事情的理解。耶穌知道他們的想法,他曾經表示過他用比喻的目的:「我之所以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為他們看卻看不清,聽卻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驗了以賽亞的預言:『你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看了又看,卻看不清。因為這百姓的心麻木,耳朵發沉,眼睛閉着,免得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會醫治他們。』」(馬太福音13:13-15)耶穌的比喻,就把門徒分辨了出來。
本主日的福音記載耶穌說:「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有些門徒聽見了,就說:「這話很難,誰聽得進呢?」而接受不來。嗎哪是上主所賜的食物,是上主奇妙的供應,耶穌怎能說自己所賜的食物更勝上主的食物呢?無論這些門徒怎樣理解耶穌有關生命之糧的講論,在他們來說,就是聽不入耳,聽不下去,於是選擇了離開耶穌,與上主的關係越走越遠。對今日的我們來說,我們是想聽甚麼的道?聽遷就人的道,還是聽改變生命的道?聽討人喜悅的道,還是聽提醒訓誨的道?或許西門•彼得的回應說話,就是對信徒的提醒。西門•彼得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跟從誰呢?」永生之道在耶穌手裏,不是在人手裏。永生之道不是由人所掌握及把持的,一切在乎於主耶穌。門徒是跟從主耶穌,而不是倒過頭來想耶穌按門徒的心思去行,作為門徒,身份與主次需要清楚分辨。主耶穌的意思遠遠大於門徒的意思,門徒是以追求主的意思為生命的目標。耶穌在說話當中,其實已經把真理說了出來,不是用比喻的,他說:「如果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會怎麼樣呢?聖靈賜人生命,肉體毫無用處。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但是,聽的人肯信嗎?聽得入耳嗎?
當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他裏面」,指的是作為門徒,要與主的生命連結,才能活出生命之道,才能了解主的心意。耶穌曾說:「不要為那會壞的食物操勞,而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操勞。這食物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父上帝已印證了。」(約翰福音6:27)耶穌用食物來講述生命之道。食物是維持生命必需的,沒有食物,任何生物都會死亡。這是眾人皆知的事。耶穌跟着就說他就是生命之糧,意思是我們要有生命,就必須吃這生命之糧,即是倚靠基督,才能真正活出生命應有的形態,才能真正活着。耶穌這個提醒是很嚴肅的。不要為那會壞的食物操勞,會壞的食物,指的是世上那些吸引你逐漸並遠離上帝的東西,你會想起些甚麼?金錢、名譽、權力、地位、女人、男人……許多許多事物?你會想起些甚麼?主耶穌叫我們不要為那會壞的食物操勞,即是不要為那些使你遠離上帝的東西而操勞,最重要是把生命焦點放在主耶穌身上,親近上主,緊靠生命的主,正如雅各書4:7-8說:「要順服上帝。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逃避你們;要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
整篇約翰福音第六章,耶穌用了很長的篇幅,講述他就是生命之糧,耶穌不斷重複我們要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教會傳統就以第六章作為聖餐神學的基礎。簡單來說,在聖餐神學裏面,當主禮按教會規範,祝聖餅酒之後,主耶穌基督就臨在餅酒之中,領受已祝聖的餅酒,就是與主聯合,得着主的恩典,信心得以堅固。領聖餐是很重要,因此參與聖餐崇拜,遠比參與教堂的其他活動甚至團契或者小組重要。守聖餐不單單是為了記念主的犧牲及拯救,也是透過有形的餅酒與主聯合,領受持續的恩典和信仰的力量。領受主的聖餐,就是讓主的生命進入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有信心勝過誘惑試探,記着:「不要為那會壞的食物操勞,而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操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