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顯現期第四主日
 

路加福音 4:21-30

要了解本主日選讀的福音經課,先要了解之前發生的事。今天經課敘述耶穌在自己家鄉—拿撒勒的會堂裏讀經後群眾的反應,以及主耶穌對於群眾的回應。
按我們今天的理解,主耶穌在會堂裏讀經是否與我們今天的崇拜中讀經員的角色相似呢?其實不然。昔日主耶穌須按當天讀出的第一段律法書的內容,自行於先知書中選讀相應的內容,但沒有特定範圍提供讀經的人,需要讀經者自行篩選及解讀。而主耶穌當天選取了《以賽亞書》61:1-2 1 (對末世的應許,以及對他的傳道事工開展作出的宣告)及58:6 2 作回應並加以講解;而最後的一句說話:「你們聽見的這段經文,今天已經應驗了」(路4:21)更贏得不少讚賞:「眾人都稱讚他,並對他口中所出的恩言感到驚訝」(路4:22上);他們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路4:22下)驚訝同時亦為主耶穌的身份發出疑問。在場參與者為何會因「你們聽見的這段經文,今天已經應驗了」(路4:21)而這般高興呢?因為耶穌選讀的是有關以色列人得到釋放的應許,這個應許是他們當中若果有欠債的,可以被一筆勾消;如果有作為奴僕的可以重獲自由之軀。所以,當耶穌說出這個好消息—以賽亞的預言得應驗,聚集之人自然感到萬分愉悅。
只是這片歡樂亦很快會因為耶穌於讀經後的講解而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氣氛變得緊張與憤怒。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一定會用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做的事,也該在你自己的家鄉做吧。』」(路4:23)迦百農是耶穌成長的地方,耶穌對群眾說:「在你自己的家鄉做吧。」預言眾人將會藐視耶穌,並輕蔑地要求他以「行神蹟」證明自己的身份。而耶穌其後引述兩個舊約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服事外邦人的記載以表示自己亦將會受到拒絕 ,以及上帝的拯救將會臨到外邦人。例(1)「我對你們說實話,在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她們中任何一個人那裏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裏去」(路4:25-26)先知以利亞往外邦之地—西頓撒勒法,而沒有往本鄉施行上帝的神蹟(參《列王紀上》17章)。例(2)「在以利沙先知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痲瘋病人,但除了敘利亞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路4:27)先知以利沙醫治好敘利亞這外邦人乃縵(參《列王紀下》5章)。
按路加福音的的鋪排,耶穌被拒絕不是發生於他在加利利的工作以後,反而是一開始傳道工作便要面對,當他首次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的身份時,他與自己的家與民族的張力和矛盾充斥於整段記載,正如西面於前的預言:「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成為毀謗的對象,叫許多人心裏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劍刺透」(路2:34-35),他的職事將要叫以色列人跌倒甚至遭拒絕。「會堂裏的人聽見」耶穌自比為以利亞和以利沙,暗指上帝的救恩將要臨到外邦人身上,於是眾人「都怒氣填胸,就起來趕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路4:28-29)但耶穌則沒有理會,「從他們中間穿過去,走了」(路4:30)。
筆者認為,這段經文為我們帶來兩個值得反思之處。主耶穌對於自己的傳道使命定位非常清晰,無懼攔阻。他縱然知道自己的群體,甚至最親近的同鄉都不能接受上帝的救恩會臨到外邦人身上,甚至會因此帶來指責/敵視,他仍然堅持上帝交付的使命。我們該反思(或教會)(1)對於上帝給我們的使命是否清晰呢?(2)實踐使命之時,是否能夠堅持上帝要我們(或教會)所走的路,不會擔心「不被認同」而放棄上主的使命呢?
註:
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報好信息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捆綁的得自由;宣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的上帝報仇的日子;安慰所有悲哀的人。」
2. 「我所要的禁食,豈不是要你鬆開兇惡的繩,解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