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日後第八主日
 

馬可福音 6:30-34,53-56

作者 : 潘正行會吏

從本主日的福音經課,馬可福音第六章30至34以及50至56節,可以看到耶穌對天國事業的趕急。30節告訴我們「使徒們聚集到耶穌那裏」,是耶穌在六章初差遣門徒的延續。門徒回到耶穌的身邊,把一切所做的事及所傳的道告訴他。從被差到歸回的兩段經文中,記述希律王生日擺設宴席,而在這段經文以及五餅二魚的神蹟,兩段都是描寫吃喝得飽的情境,但明顯經文第31節告訴我們,門徒卻從被差遣作上帝的工作至今,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當耶穌基督在世上履行父所交託的天國事業時,他自己也是「連飯也顧不得吃」(可三20),而現在門徒亦同樣,可以看見門徒忠實履行耶穌的差遣。中國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或許這也是作門徒的代價。

耶穌關心門徒,因此提議大家「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歇一歇」,但最終他們連這休息的機會也沒有。馬可沒有清楚說明這「荒野之地」在哪裏,只是告訴我們眾人比他們更快到達那裏。33節提出群眾於各城步行而出,此形容確實有點誇張,卻為其後吃飽五千人的故事埋下伏筆。門徒從第六章起至今還沒有時間休息吃飯,這點一直延續至其後35至44節「五餅二魚」的神蹟。這神蹟四卷福音書皆有提及,雖然如此,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可以看見幾段記載都有些許分別。與約翰福音的記載不同,於馬可的記載中,提供餅和魚的並非「一個小孩」(約6:9)而是門徒。於38節中,耶穌問門徒「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門徒了解情況後便告之有「五個餅,兩條魚」。這些食物原本是門徒帶在身邊,為到可以在休息時食用,因為他們從差遣至今都未有時間吃飯。可是最後連這機會也沒有,要將食物讓給眾人吃。中國人說「捨得」,要「得着」先要學識「捨去」。耶穌差遣門徒時,亦是先叫門徒捨去錢財,捨去身外物。當門徒在自己最缺乏時,仍能把僅有的與人分享,耶穌基督就讓他們得着更多。他們最後得着了十二個裝滿了餅和魚屑的籃子。當我們作主門徒時,願意我們都學會為主捨去所擁有之物,不在多餘時捐贈,而在不足欠缺時全然奉上。

此全然奉上的動力在34節。此節描寫到耶穌的三個動作。第一個是「出來」。群眾雖然追隨耶穌,比耶穌早到達荒野之地,但主動權不在群眾的手上,而在耶穌手中。耶穌主動的出來面向群眾。出來後第二個動作是「看見」。希臘文原文的看見不單有用眼看,目睹的意思,更表達出一種身同感受,一種關心。耶穌看見他們,關心群羊的需要。當耶穌看見後,他就動了憐憫同情之心,原因是「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舊約聖經時常提及牧人與羊的關係。民數記二十七章16節,摩西祈求耶和華立一個治理會眾的人,免得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撒母耳記下五章2節亦提到當大衛登基時,耶和華重申王必須「牧養我的百姓」。而在以西結書三十四章,耶和華更對以色列家說:「你們是我的羊,我草場上的羊;我是你們的上帝。」從三段經文可看見牧羊人不單指領袖,還有王,甚至是上帝。當耶穌施行五餅二魚的神蹟時,吩咐群眾坐在青草地上,亦與詩篇二十三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的描述互相呼應。福音書的作者以此表明耶穌就是上帝,就是舊約當中提及的耶和華!
當你在生活中看見人如同羊沒有牧人時,你又會有何反應?你會否學效耶穌,對他們起了憐憫同情之心,停下來教導他們?又會否學效門徒把自己的需要先放下,把自己僅有的與他們分享?願主幫助大家!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