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3章16節的「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可說是聖經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一節經文,這短短幾句話,把我們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愛與恩典,表露無遺。
上帝愛世人,是整個福音的總綱,一切的恩典和福樂都源於上帝對我們的愛,他因愛我們而創造我們,並差派獨生子來拯救我們。愛,能產生很大的力量,而真正的愛,往往更體現於痛苦與磨難當中,只要看看一個人能為你承受多少的苦,就知道他有多愛你。
中文字的造字法往往都有很深厚的意義,就像「愛」這個字,是把「心」字,放在「受」字的中間,意即愛,是要用心去接受、去感受。當我們願意用心去感受和體會,就表示我們願意放下很多固有的思維,突破了很多世俗的藩籬,我們不再用頭腦去認知,而是願意無條件的去愛、去付出,不論對方是否值得我們去愛,我們都仍然義無反顧地去愛,就像父母對子女的愛般,他們能為子女無限量的付出,亦能默默地承受很多及很大的痛楚,生養撫育,全無半點的怨言。天父對我們的愛亦然,他愛我們,甚至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我們,為我們的罪而死。要知道,把自己的獨生愛子犧牲擺上,是多麼痛苦的事!上帝藉着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我們而展示出何謂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是無私的奉獻,是不為自己的益處而只求對方的益處。上帝付上最大的代價,以獨生子的生命作為我們赦罪的贖價而使我們得到新生命,他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出來,我們有罪的人竟能得着他最高度的重視和愛眷,這就是那份最偉大的愛、最寶貴的恩典。
對基督徒來說,恩典不只是「今天」上帝會為我做甚麼、他今天會怎樣祝福我,而是上帝「已經」為我做了甚麼。在基督耶穌裏,上帝已經把那最大的恩典賜給我們,就是讓他兒子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洗淨我們的罪,並親自藉着耶穌基督住在我們裏面,永遠與我們同在。這就是恩典。
今天我們慶祝聖十架日,相傳羅馬帝國君士坦丁皇帝的母親聖海倫在公元320年在耶路撒冷附近發現了用來釘死耶穌的十字架,很奇妙地不少病人藉着觸摸或仰望這十架而病得以痊癒,甚至死人也得以復活,因而確認了那是耶穌的十字架。從此教會的傳統上,便以十字架被發現的當日(即9月14日)定為聖十架日,以記念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及救贖。
在人類歷史裏,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苦,程度上未必是最大,也不一定是最痛的,好像彼得被倒釘、巴多羅買被凌遲,他們所受的痛楚或許不下於耶穌,然而,古往今來,就只有主耶穌一位,以純潔無罪之身,在不公道的審判前、在十字架的酷刑前,仍然去寬恕、去憐憫、去愛我們每一位到底。因着主耶穌,十字架的意義完全被扭轉過來。它不再是使人不寒而慄的殘酷刑具,而是愛的標記,因為主在上面已經以寬恕代替報復,以仁愛化解仇恨。縱然我們人生裏仍有痛苦磨難、有各種傷痛,就像今天民數記經課中提到昔日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時會被蛇咬傷一樣,但「凡被咬的,只要一望就必存活」,我們知道,那銅蛇只是能力的媒介,並非能力的源頭,看見銅蛇的以色列人只能稍為延續他們在世短暫的生命,但主耶穌基督完全不同,這位從天降下的人子就是力量與拯救的源頭,只要相信高舉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就能帶給我們所有人永恆豐盛的新生命,「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願望我們都能以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為榮,以他的十字架作為我們生命中的至寶,每當我們仰望這十字寶架時,都能想起他對我們的愛和對我們無限的恩情,在面對人生的顛簸起跌時,總能常存盼望與信心,忠心不移的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回應他對我們的恩典、對我們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