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將臨期第三主日
 

路加福音 3:7-18

作者 : 鄧翊匡牧師

上星期福音經課(路三1-6)帶出施洗約翰的出現,是了「預備主的道」,今天的經課就是在路加筆下約翰的第一次說話,讓我們認識他的教導,並對比其他福音書的記載,看看有甚麼不同。
首先,第7-9節和馬太福音3章7-10節是極為相似的。約翰對一群前來領洗的人,用一個頗特別的形容批評他們:「毒蛇的孽種」(7)。誰是毒蛇的孽種?就是視「亞伯拉罕」為祖宗的猶太人(8)。這裏所謂的毒蛇,未必是形容猶太人的惡毒,而是因約翰久居曠野,以曠野的景物作比喻。曠野是一片炎熱和乾燥得隨時會燒矮樹枯枝的地方。在這危險的環境下,毒蛇卻能靈巧地寄越石隙逃避。猶太人認為自己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上帝對猶太人的審判,必會寬鬆過其他族群,猶太人就猶如毒蛇在沙漠上,能避開上帝憤怒之火的審判。然而,約翰指出,上帝的救恩,種族和血脈並非必然的保證(9)。這就呼應了上星期福音經課第6節中「凡有血肉之軀的,都要看見上帝的救恩」的意思(只有路加福音有記載這句),這也是路加福音的特色:給外邦人(或者更正確是「世人」)的福音。因此,這裏與太三7-10最大的分別,就是沒有太三7中特別指明「毒蛇的孽種」是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這兩群教會領袖人物,因為馬太福音的教導對象是猶太人,目的是讓猶太人分清怎樣才是真正的信仰。
10至14節,則是路加福音獨有的教導。承接7-9節,路加指出救恩不局限於血統宗族,而是信仰須透過生活印證來結出的果子(8)。路加鋪排了三種人的關注,並從約翰的回應中,帶出得救的善行如何作。
首先出場的,是「眾人」(10)。「眾人」所關注的,即是任何人,不分族群類別都關心的。約翰就以「分享」為主旨,指出跟「沒有」的分享自己所享有的。這裏讓我們留意,不是將我們「有餘」的分享出去,而是讓「沒有」的,和我們站在同一的位置,成為無分彼此的弟兄姊妹。
接,就是稅吏,一班賴以透過「額外多收別人的稅」來生活的人,是被教會定性為「罪人」的人。或許今天的我們很理所當然地立即認同約翰對他們的教導:「不要多收」(13)。但約翰教導的本義不單是如此。在那時,「多收」是常規;換另一個角度看,若不「多收」,稅吏就不能養家和養活跟隨他們工作的「手下」。然而,因為是常規,卻讓人不知不覺地「理所當然」去「壓榨」,這或許是約翰真正的教導。今天,我們又會否在看似「常規」下,自我「理所當然」地離開真道?
最後一群,是士兵,即外邦人(當時猶太人不能有自己的軍隊)。如同稅吏,當時的士兵也可在「合法」的情況下,進行「適量」的勒索和敲詐。約翰在此的教導是該「知足」(14)。今天,我們面對不斷被鼓勵去透過不同的「合法」方式「生財」時,如何在這刻覺醒「知足」?
此外,路加透過約翰對三群人的回應,其實都是指向同一個服侍方向:關心貧窮和社會上的邊緣群體。這也是路加福音往後內容的主旨。
當百姓聽完約翰的教導後,就聯想約翰是否就是他們一直期待的「基督」(救世主)。然而,約翰立即解釋真正的基督是怎樣。
16節和太11-12大致相似。約翰是以水行悔改的洗禮,基督是以聖靈和火施洗。甚麼意思呢?17節的描述,帶去污、潔淨之義,這是以「火」的光、溫暖和煉淨的過程。基督的施洗,不單是讓人悔改得赦,還有是「改變」而「重生」。聖靈的洗,在後來21至22節,是最清晰的描述:耶穌受洗時,聖靈就降臨在祂身上,聖父稱耶穌為「我的愛子」(21)。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聖靈是與受洗者同在;而藉耶穌以聖靈的施洗,我們和聖父上帝的關係就如同父子/女。
今天是將臨期第三主日,若教堂設有將臨期花環,花環上將會點上粉紅色的「喜樂之燭」,意思是我們以喜樂的心,等候上主來臨。為何「喜樂」?正正就是今天福音經課的重點:福音(18)是不分尊卑貴賤民族地位,並帶來平等友愛的福音。耶穌基督的施洗,在他為我們死而復活中,讓我們與天父上帝重新連結,成為密不可分的子女!這是何等美哉的喜樂!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