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復活期第六主日
 

約翰福音 14:23-29 (或) 約翰福音 5:1-9

作者 : 張樹萱牧師

要明白這段經課,先要看看聖經內的一句注釋,經文第四節:
「有古卷:『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先下水的人無論患甚麼病都能得痊愈。』」
我查考查經的基本原則,就是假設聖經的作者心裏有特定的方向和對象,有些地方他可能覺得無關重要或真的想不起來的時候,他就不記錄。又或與他的整個大方向沒有幫助的時候,他也會放棄記錄。所以當聖經在沒有註明那節期是甚麼的時候,我也不作任何猜測。但對於這個「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旁邊有五個柱廊」,「希伯來話叫畢士大」的水池,考古學家就在耶路撒冷的聖安妮教堂(Church of St. Anne)的旁邊,發現一個可能就是這個池的完整遺蹟,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由此也可見證聖經所記載的事情,對當時的人都是真實和有意義的,在歷史上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這一段(第四節)關於池水被攪動,使病人得醫治的解說,是大部分抄本都沒有的。但有些抄本就有此註解,讓我們能夠更易明白,為何這麼多病人圍繞着這水池,同時也解釋了這位等了38年,想得到醫治的信心和決心。
這註解同時反映出當時人對病毒、痛苦和傷殘等等的理解。他們認為災難痛苦都與人的罪惡有關,所以要得到醫治和改變,也只有神祗可以幫忙。畢士大池的池水間歇性的轉動,被形容為被天使按時攪動,並且作為一種上帝拯救,幫助有需要的人的一種象徵。有古卷加上「水動之後,先下水的人無論患甚麼病都能得痊愈。」意思就是第一個最先落水的人,就得到上帝的醫治,名額只有一個得到上帝的拯救。
耶穌主動關心這位行動不便、有心無力、無法自救的病人,問他:「你要痊愈嗎?」。注意聖經沒有提到他有甚麼病,但從他拿着褥子,說「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及往往遲了一步的情況來看,他可能是一位癱子,不良於行。今日很多未信耶穌的人,他們往往會跟我們說,他們遲遲未肯洗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未做到基督徒的本分,很多信仰問題都還未有解決,所以要再等一下。其實,那裏會有完全做好本分的基督徒呢?那裏找到完全明白信仰奧秘的人呢?我們各人都仍然是在尋找中,不斷去反省信仰生命中的各種經歷呢!耶穌醫好那位病人的記載,特別安排在耶穌復活後升天前的主日宣讀,為我們帶來多方面的提醒,也為我們所領受的恩典,作了一個總結。
耶穌是安息日的主:
上帝創造世界,讓人管理。設立安息日的目的,不是上帝需要休息,相反,是為了人的好處。讓人有休息、自我反思、親近上帝、重整管理的機會。運用這種休息,與上帝溝通,優化管理的不斷循環,使人類生活更加完善。我相信這就是上帝設立安息日的主要意思。耶穌在安息日關心有需要的人,正好提醒我們安息日的意義,是人可以在不受任何工作壓力下與上帝溝通,得到安慰與支持,重新得力,去迎接新一周的挑戰。我們有否經常參與崇拜、向上帝禱告、領受從上帝而來的指示和挑戰呢?
耶穌無分彼此愛世人:
聖經沒有明顯說明那人身上有何缺陷病症,使他無法在水動時搶先下水。反省人人都有一些「病」,我們在心靈及肉體上,受到不同的限制和阻礙,使我們無法自由地行動,與上帝和人正常溝通。當然仍然有一些人,並不察覺或認為自己有病。
耶穌知道人的軟弱,認識到上帝的救恩,仍願人人得救。作基督徒不需要努力去爭取救恩;像聖經記載那位病人一樣,要設法努力爭取池水動後的第一名。因為救贖恩典沒有名額限制,因為上帝願意並且非常主動的在問:「你要痊愈嗎?」
耶穌是誰:
福音書作者共同目標,就是透過對耶穌一生的描述,去引起讀者的反思和提問:「耶穌是誰?」同時也透過耶穌的言行,使人找到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就是上帝的真理。這位上帝,不是高高在上,不理世情的上帝。也不是「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的上帝,他是親自降生為人,經歷人間世情,並且無條件先為人預備好救恩,讓人自由去選擇。上帝正在熱切地等待我們的回應:「你要痊愈嗎?」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