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周耶穌在路加福音16章以不義的管家和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向門徒提出了有關錢財的教導,到了17章,各個比喻之間的段落關聯再沒有那麼明顯,今天讀到的便是其中芥菜種信心的比喻及無用僕人的比喻。
經文的開始,耶穌的門徒正求主賜他們更大的信心,原因是在1至4節,耶穌告誡了他們不要絆倒人,而假若有弟兄得罪了他們,也要不計其數的饒恕他,就是說我們不能得罪人,而別人得罪我們又要無條件原諒他們。相信門徒們都明白這標準根本高得他們難以去實行,因此他們求耶穌加增他們的信心。如果信心能量化的話,似乎他們認為更多的信心就能幫助他們完成耶穌給他們的使命和要求,成為更忠信的門徒。
耶穌怎樣回應呢?耶穌並無即時為他們按手禱告加增他們的信心,卻告訴他們只要有芥菜種般的信心,上帝就能替他們成就大事。芥菜的種子以細小而聞名,耶穌此處的回答,是要將門徒的思想,從信心的大小之比,轉向信心的真實性,我們的信心不需要很大,但只要它是真實的,果效便會出現。這跟耶穌平常教導門徒要有信心好像有點矛盾,但原來耶穌在此處要強調的,是信心的關鍵不在其大小,而在其信心的對象─上帝。如果我們以為靠我們的信心能使大山挪開,那麼如果山越大,我們要的信心就越大;面前的障礙越高,我們要更大的信心才能跨過;疾病越嚴重,我們就要越大的信心才能將它治好;我們的罪越大,我們就要越大的信心才能求上帝去赦免。感謝主,實情並非如此,信心就像一條用來打開救恩之門的鑰匙,不論你的鑰匙有多大,抑或多小,只要這道匙能跟匙孔對應,我們自然能把門打開,成敗的關鍵不在於鑰匙的大小,而在於它是否對準目標、是否跟它的匙孔匹配。我們的信心是已經對準了上帝的旨意、以上帝的國為先,抑或還是以自己的事為念呢?我們有罪的人難免會有軟弱、有信心的失足的時候,但只要我們認清上帝的呼召,願意完全的順服、徹底的交上,上帝自然會以他的大能大力,在這最初只有芥菜種大小的信心基礎上運行,最終能成就大事,更大的山也能移開,更大的障礙也能跨過!
而當人們擁有這種信心時,或許他們有可能會受試探而出現屬靈的驕傲,因此耶穌接下來以無用僕人的比喻來教導我們謙卑的功課。一般來說,一天工作完畢後,主人不會叫奴隸來吃晚飯(雖然我們的主確實這樣做!);相反,他乃是叫奴隸來服侍他用飯。當奴隸這樣做時,主人也不會感謝他(9節),因這是他的職責。上帝的僕人也是如此!我們事奉上帝,只是盡了自己的本分,我們都是無用的僕人,「無用的」在一些版本中亦譯作「不配的」,它的希臘原文achreioi是個難解的字,最接近的意思是「沒有產生利益」,換句話說,我們最好的服侍也不能給上帝帶來甚麼好處,所以我們無權向上帝誇口,我們只管竭盡所能去完成上帝託付我們的工作,這是理所當然,亦是我們本分所當作。猶太拉比約哈難(Rabbi Johanan b. Zakkai)便曾經說明這種精神:「你如果已經遵行了許多律法,不要認為是你自己的功勞,因為你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受造的」(Aboth 2:8)
弟兄姊妹們,願意我們都能從今天的經文中有所學習,謙卑虛己的以事奉上帝為樂,並結出真實無偽的信心,以上帝作為我們畢生的目標和追求,那麼我們芥菜種的信心必能茁壯生長,煥發出屬天的光芒。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