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大齋期第二主日
 

約翰福音 3:1-17

作者 : 葉子良牧師

約翰福音二章23節記載:「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其後兩節又說:「他(耶穌)認識所有的人」及「他自己認識人的內心」。
在本主日的福音經課裏,有一個人在夜間來到耶穌面前,與耶穌談論重生的問題。這個人地位非凡,而且一如上文的記載,很可能曾經目睹耶穌施行神蹟,這人就是尼哥德慕。經文告訴我們尼哥德慕是法利賽人,也是猶太人的官(1節),學者普遍認為他是「公會」(sunedrion,猶太人最高的宗教及民事組織)的成員,是社群中小撮最被尊重及最富影響力的人。
尼哥德慕看見耶穌,第一句話就是「拉比,我們知道……」(2節)然而,在往後的對話中,處處反映的卻是他不知道,不明白耶穌的意思。來到對話的中段,耶穌甚至對他說:「你是以色列人的老師,還不明白這些事嗎?」(10節)尼哥德慕滿以為以自己的學識和社會地位,應該能夠明白耶穌的說話和箇中的道理,事實卻不然,問題在哪裏?
那時的猶太人,普遍認為想要認識上帝,必須先預備好自己。耶穌由此入手,引導尼哥德慕,說明單被神蹟吸引並不足夠,知道神蹟背後必定與上帝有關也不足夠(2節),重點是人有沒有預備好,從生命的根本開始,進入有關上帝的一切。不過,尼哥德慕似乎只能了解外在的事情。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3節)「重生」原文可以指「再次」或「從上頭而生」。尼哥德慕一直只能從較表面的「再次」去了解,所以便說出「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4節)的話。其實,「神蹟」與「重生」是有關聯的,耶穌能行神蹟是因為有上帝的同在,換句話說,神蹟源於上帝,從上頭而來。重生同樣源於上帝,也是從上頭而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自己早已說出耶穌「是由上帝那裏來作老師的」(1節),可見神蹟、重生與耶穌的共通。這也符合「神蹟」作為指標(sign)的作用,它本身只是一種媒介,一個工具,用以指向目標,而指向的就是重生和耶穌。
經文第三節與第五節的平行是明顯的,不難看出「重生」等同「從水和聖靈生」。水和靈(原文沒有「聖」)究竟指甚麼?參考猶太人的觀念,水與潔淨和更新有密切的關係,而靈是舊約經卷應許會從上帝而來,澆灌在人身上的(珥2:28),可見重生是從上而來的潔淨和更新。如此,這更新不是人自己能夠辦到的,正如第八節形容人對風和靈(希伯來文的ruah及希臘文的pneuma都可以指風或靈) 都只能感受,無法控制及完全了解。
透過尼哥德慕詢問這種更新如何能夠發生(9節),耶穌開始揭曉人可以怎樣預備迎接上帝的國。耶穌以舊約《民數記》二十一章以色列人得罪上帝的事件作為比喻(14節),事件中以色列人受上帝的刑罰被火蛇所咬,唯有看見掛在摩西桿子上面的銅蛇,才能存活。在不久的將來,耶穌也會被掛起來,使仰望他的人得到潔淨和更新,得着重生,也就是永生(15節)。
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相信除了故意背道或極度邪惡的人,只要是猶太人都能得到上帝的接納,進入他的國度。但耶穌發出的挑戰,是人得到上帝的接納與否,不在於是否猶太人,也不在於學識、身份和地位,乃在於有沒有更新。這種更新不是人自己能夠達成,必須仰望,好像古時以色列人仰望銅蛇一樣。這整個由上帝主動,從上降下來的更新和恩典,全出於上帝對世人以至整個世界的愛。因此,經課的最後兩節總結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到世上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使世人因他得救。」(16-17節)
在大齋期裏,讓我們一同自省。日常生活之中,我們習慣依靠的是甚麼?是自己的能力、身份和地位?還是依靠從上帝而來的改變和幫助?作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會否開放整個生命讓上帝更新和潔淨,還是我們仍像尼哥德慕,只被信仰的表面吸引?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