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大齋期第四主日
 

約翰福音 9:1-41

作者 : 張樹萱牧師

一段戲劇性非常濃厚的記載,也成為近代學者解釋約翰福音的一個重要材料。眾人和聖殿的領袖對一位出生時就瞎眼的人在安息日得到醫治,發出了懷疑和質詢,並且希望藉此對耶穌所作的一切加以否定。經文可分段成三大部分:
A. 約9:1-7 耶穌醫治一位生來瞎眼的人的情況
B. 約9:8-34 瞎子被法利賽人盤問及趕出會堂
C. 約9:35-41人常會「視而不見」,耶穌教導人「如何能見」的道理
耶穌的能力,透過他的醫治、趕鬼等等的神蹟,在福音書上隨處可見。這位生來就瞎眼的人,在住棚節遇上了耶穌,引發出人對殘疾苦難的反思。門徒問耶穌:「拉比,這人生來失明,是誰犯了罪?是這人還是他的父母呢?」是誰應該為這「失明」負責呢?是他自己?是他父母?是上帝嗎?
耶穌回答:「既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趁着白日,我們必須做差我來的那位的工;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耶穌提醒我們不需要問「為甚麼?」因為人不知道的實在太多。反要問「我作甚麼?」
從經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幾組不同的人物出現,也看到當人遇上神蹟時各種不同的反應。
1. 他的鄰舍和素常見他討飯的人的反應 v8-11
對於神蹟在你身邊出現時,你會有甚麼反應呢?那瞎子的鄰舍首先對神蹟的真實性產生疑問。他們先懷疑自己的眼睛,怕是認錯人。對於一些不能解釋的事情,一般人的反應就覺得可能是自己看錯、聽錯、感覺錯了。但當再三思考之後,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錯,應該是對方的錯,對方可能是個騙子!鄰舍的問題和一些未信朋友經常問的一樣:「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就如在問一位病愈的病人,問他的醫生是用甚麼方法和藥物治好他一樣。病人不是醫生,如何知道醫生怎樣治好他呢?更何況使瞎子能看見的是耶穌施行了神蹟。一個平凡的人,又如何能了解上帝的心意和能力呢!
對於鄰舍的疑問,那瞎子所能解釋的,就是描述事情的經過。當他們再追問醫好他的「那個人在哪裏?」的時候,因為他說:「我不知道。」就被鄰舍帶到法利賽人那裏去。
2. 法利賽人的行動 v14-17
當時法利賽人的身份和地位崇高,不單是政治,宗教和民族的領袖,也是人民一般事務的判官。所以瞎子被帶到法利賽人的面前,很有可能就是需要一個裁決,以便他能返回社區之中,回復他的身份和地位,取回應得的權利。但他們顯示一些在高位和當權者的通病,就是「只關心是非對錯,漠視人真正需要」。他們並不在乎那瞎子重見光明後的生活,更沒有慰問他過去的日子如何度過。他們卻指出,他被醫治的那天,是大家都不應該做事的安息日。所以他的被醫治是不恰當的,醫治他的人是違反了律法,整件事情就從「神蹟喜事」被判定成「違法犯罪」的事。
法利賽人更「借題發揮」,藉此機會去打擊他們的對手,與他們經常對立的耶穌。他們商定:「若有宣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就是將耶穌和他的支持者,一律趕離猶太人聚會的地方。
3. 那瞎子的父母的逃避 v18-23
我能夠想像出耶穌時代父母的無奈和壓力,就是對生出來有缺陷的孩子,不單會被鄰舍視為犯罪被上帝懲罰的結果,更因為無能力長期照顧小孩,故此只能讓他成為討飯的人,社會上的底層,討人的憐憫過活。
今日我們也經常在遇上困難時,忘記彼此之間的關係。在遇上別人將自己連於一位被眾人都排斥的人的關係時,我們會否和那瞎子的父母一樣:「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失明,這是我們知道的。至於他現在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是成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會說。」會與他劃清界線呢?我們面對個人利益可能受損,個人安全受到威脅時,會否推卻說:「我甚麼都不知道!」說「他已經是成人,你們問他吧」。
4. 那瞎子所作的見證 v24-34
那瞎子所作簡單明確,自己不作任何評價,只說出事實的見證方式,實在值得我們學效。最後他將罪人或義人,這個原先要法利賽人來判定的問題,交回他們自己決定。他也在挑戰每一個看到這神蹟的人自己決定。那瞎子的說話,客觀而且值得叫人深思:「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惟有敬奉上帝、遵行他旨意的,上帝才聽他。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開了生來就失明的人的眼睛。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甚麼也不能做。」大家的意見又如何呢?
最後,福音書作者巧妙地引用了那瞎子對耶穌的不同稱呼,來顯示他對耶穌的認識的不斷提升:約9:1 耶穌,約9:17 先知,約9:22 基督,約9:23 從上帝而來,約9:38 「主啊,我信」。這就正如羅馬書10:9-10「你若口裏宣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人中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裏信就可以稱義,口裏宣認就可以得救」。瞎子所看到的比其他人所看到的「更真更深」。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