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六主日
 

馬太福音 13:1-9,18-23

作者 : 陳榮豐牧師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記載了耶穌於海邊坐在船上向眾人的講論,而這些講論中,耶穌選擇了以比喻教導眾人。本主日的教導就是第一個比喻—「撒種的比喻」。在這比喻的開首,馬太福音十三章1至3節,這個序言可以說是撒種的比喻及其後幾個比喻的對象背景,當時這些群眾分別是從加利利、耶路撒冷、猶太和約旦河東岸,來跟從他的人。因此,他們包括了:農民、漁夫;猶太人、外邦人;也有文士和法利賽人。
在研讀福音中的比喻,有時候比歷史背景更重要的,或許是比喻背後的文化及地理背景。耶穌所講的比喻,大部分取材自當地的地理環境、風俗生態、及宗教思維等。這與耶穌時代的巴勒斯坦、猶太地區息息相關,亦是理解這些比喻的關鍵因素。
在第十三章中,耶穌一連以三個與農業有關的比喻作教導,分別是撒種的比喻、雜草的比喻及芥菜種的比喻。而比喻中「撒種者」,普遍學者及福音的論述中,也提及代表的是人子—耶穌基督,而撒種的比喻中的「種子」,代表了天國的話。
大部分人閱讀這比喻都會感到迷惘的是,種子為何會落在這四種處境當中?試問哪有撒種的,會故意把種子撒在路旁、石地和荊棘叢中的呢?然而,對於耶穌的聽眾來說是他們日常生活所能經驗的處境。
「路旁」可解作田邊的田陌,撒種時偶然撒左田陌、或被風吹到那裏並不足為奇。至於撒種在「石頭地上」似乎難以理解,然而只要我們對巴勒斯坦地理和地質有基本認識,我們就知道這並不奇怪。巴勒斯坦的地質分布主要是紅土,以及風化成的石灰土和玄武黏土,因此泥地中常混雜了大大小小並未完全風化的石塊。農夫每次翻土都找到不同的石塊,大的石塊會被翻出來,作籬笆之用,而小的石塊,農夫就讓他們留下,夾雜着泥土來耕種。因此種子掉在石地上的機會其實很高。至於「荊棘叢」,在巴勒斯坦地區,有不下20-30種,大部分都是野生的,小部分是人故意種在田邊或田園四周,以防止羊群或野獸闖入。因此「荊棘」是巴勒斯坦氣候中易於生長的植物,若田地沒人打理,荊棘便容易生長起來。
雖然以上文化背景的解釋,幫助我們明白種子落在「路旁」、「石地」、「荊棘叢」是常見、不足為奇的現象。然而比喻中的撒種者假若不是普通的農夫,而是耶穌基督,而「種子」既然是「天國的話」,作為撒種者的耶穌,又怎會輕忽地隨意撒種呢?
要解釋這個疑問,學者們都認為就在主日福音講課中省略了的10-17節,耶穌引用了以賽亞書六章9-10節的典故中。耶穌引用以賽亞先知的預言,不是判斷當時的人必然心中麻木,不會明白。經文中:「你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看了又看,卻看不清。因為這百姓的心麻木,耳朵發沉,眼睛閉着,免得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會醫治他們。」聽不明白、看不清、發沉、閉着,這些也許是時人的回應、態度,然而「免得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會醫治他們。」是上主永恆愛的應許與約定,只要人看見、聽見、明白及回轉,信實慷慨的主,就廣施慈愛與醫治。因此,撒種者耶穌的撒種,從來不是選擇性地撒種,福音—「天國的話」也不是有限制、篩選地給某些人。因此表面上看來是撒種者的疏忽,其實是彰顯了上主的慈悲。
然而,上主的慈悲事實上正如比喻一樣,種子的廣大撒播,不一定處處得到成果。馬太福音所面對的是猶太文化的教會,比喻中針對撒種者的困難,正如當時的信徒,假若撒種者就是傳福音的人。初期教會就受着到很大的迫害,人們也開始心灰意冷,但耶路撒冷教會想起了耶穌這個比喻,便以這比喻來鞏固自己傳福音的信心。從撒種者的角度看,今日傳播福音的人比以前的福音傳播者或許受更大的誘惑與挫折去懷疑自己傳福音的價值。然而,天國的話正等待那些願意看見、聽見、明白與回轉的人,而縱觀天國在地—教會的歷史,雖然惡者的攻擊、自身的跌倒、世上的憂慮與迷惑,不斷阻礙天國的話在地傳揚,然而,在歷史中,我們仍要存着感恩與盼望的心,見證天國的話從昔日耶路撒冷地區到地極,正在三十倍、六十倍、百倍的結果!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