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基督易容顯光日
 

路加福音 9:28-36

作者 : 潘正行牧師

若然讀者對共觀福音(馬可,馬太,路加)有所認識,不其然會問,三卷福音書如此相似,他們寫作的時候,作者們會否彼此有所參照參考呢?今天在新約聖經研究之中,皆會認同三卷福音書,馬可是首先寫成的,而路加和馬太福音的作者,亦明顯有參考過馬可福音而完成他的作品。甚至路加福音的作者在起頭,以表明他的作品是考察過其他「述說在我們中間所實現的事」(1:1)。若然路加在寫作時確實參考過馬可福音,那麼在兩本福音書都出現的敘述中,我們就可以透過細察兩者的分別,而闡明路加福音的焦點和信息,亦即是嘗試去理解作者為何要加插這句,刪去那句。以這種對比方式去研究福音書,學名就叫「編修考據法」,(Redaction Criticism)。
本主日所讀到的福音經課是路加福音9章28至36節,所謂「登山變像」的經文,從前主日學教導這段經文叫「耶穌變化面貌」,讀得不準確就變成耶穌變「花面貓」。這段「登山變像」的經文恰巧就出現於共觀福音裏,馬太在17章1至8節,馬可則在9章2至8節。假如我們以編修考據法,嘗試對比路加及馬可的記載,我們會發現他們之間至少有五個明顯差異之處:
1. 路加只說耶穌的衣服「潔白放光」,而刪去馬可的「地上漂布的人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
2. 馬可沒有指明摩西和以利亞談論的是甚麼,而路加則指明他們是在「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完成的事」。
3. 路加說明「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馬可沒有說明他們在睡覺。
4. 路加表明彼得的說話是在「二人正要和耶穌分離時候」說的,而馬可則沒有表明。
5. 馬可為彼得解釋,彼得有這一番話,是「因為他們很害怕」,而路加就沒有此記載,他們只是在進入雲彩之後才感到懼怕。
有一些改動,就如第1點,可以解釋為因為前者的記載(馬可)過於重複累贅,因此作者(路加)把這描述刪去。只說「衣服潔白放光」已經足夠表達衣服很白的意思,也足夠讓人連想到但以理書7章9節所述說的「亙古常在者」。他的衣服同樣是潔白如雪。至於其餘四處的改動就看出路加的版本更加突顯門徒的不信。
正當耶穌向門徒顯明他就是那位亙古常在者時,摩西和以利亞就談論耶穌將要在耶路撒冷完成的事,是有關於耶穌的去世。這反差在馬可福音是沒有的。路加福音特別鋪陳了這落差,就是讓門徒在當中更加認識耶穌的作為。他不只是那位在寶座上審判萬國的上帝,更是在十架上受死的主。摩西和以利亞之所以出現有兩個說法,第一,他們分別代表了律法的頒布者和先知的職分;第二,他們的出現應驗了耶和華的應許。按申命記,上主應允以色列人必然會給他們興起一位像摩西的先知(申18:15);而按瑪拉基書,耶和華之日未到之前,必會差遣以利亞先知到以色列民中(瑪4:5)。
在這個落差之中,彼得和他的同伴竟不覺得驚訝,反而是打盹睡着了。直到摩西和以利亞將要離去之際,彼得才醒來叫他們不要走!按路加福音9章33節:「彼得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我們來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我們在這裏真好。因為在這一刻,耶穌彰顯其身份是那位亙古常在者,又有摩西和以利亞在他身旁,是耶穌的榮耀全然顯現的時刻。因此彼得想留着這美好的一刻。路加作者把「因為他們很害怕」一句刪去,表明了彼得當時並非因驚慌失措亂說一通,而是他真的想留在這美好的時光裏。
最後,忽然有雲彩臨到遮蓋他們,又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兩者的出現皆使人聯想起耶和華於西奈山對摩西的顯現(出24:16-25:1)。這聲音對門徒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對於彼得,他有自己的意願,他按自己的良心說出:「我們在這裏真好!」但顯然耶穌亦有耶穌的意願,他們談論的是耶穌去世的事,耶穌的意願就是要去耶路撒冷完成他的召命。門徒要做的並非跟隨自己的意願,而是要全心跟從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意願行事。在山上的美景當然美好,晚色當然寧靜;但「上山是為了下山;獨處是為了團體,靜默是為了發言,隱藏是為了公共。」願意我們不僅只顧「在這裏真好」,更願意思念山下的事。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