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十一主日
 

馬太福音 15:(10-20)21-28

作者 : 梁麗娥牧師

依照教會的主日經課表,本主日的福音經課有長、短兩個選擇,分別是馬太福音15:10-28或15:21-28,各堂可因應各自需要作出安排。馬太福音15:10-20是15:1-20一段的下半部分。15:1-20的內容始於法利賽人和文士質詢耶穌,關於耶穌的門徒沒有遵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他們在吃飯前沒有洗手。學者指出,這裏涉及的潔淨規矩原是祭司遵守的禮儀,但法利賽人認為,凡是猶太人都應該遵守,故他們教導猶太人遵守。耶穌藉這機會指出那些法利賽人和文士假冒為善:他們表面上堅守傳統的規矩,實際上卻將傳統的精神扭曲,甚至作為藉口而不履行孝敬父母這類基本義務(也是十誡之一),他們沒有依從上帝的話,還如此教導他人(15:1-9)。
耶穌接續講及有關潔淨和不潔淨的話題(15:10-20)。他指出,在上帝眼中人是否潔淨,是在於內心而不在於表面;凡能污穢人的事情和惡行,背後的動機都是出於人不潔淨的內心,換句話說,儘管有人以為有清潔的行為就能得上帝的喜悅,耶穌卻提醒我們,上帝看重人的內心多於表面(太9:13;12:7),事實上,這樣的看法在舊約時代已經有了(撒上16:7)。這段經文有可能是回應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他們處於會堂傳統與早期教會之間,不同人對遵守猶太人傳統規矩有不同看法,過往亦曾引起爭論(參考:徒15)。
之後經文描述耶穌去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太15:21-28)。那地區是外邦人居住的範圍,虔守潔淨規矩的猶太人在無必要的情況下,都不會進入該地區,因為猶太人視外邦人為不潔淨的。如果猶太人進過外邦人的地方,出來之後,就要依法利賽人有關潔淨的教導去辦。經文中沒有交代為何耶穌去那地區,因15:28之後,他又回到加利利。因此,從上文下理推斷,可能是因耶穌之前談及猶太人潔淨與不潔淨的規矩,故之後他有感動而去到外邦人的地方。另一更大的可能性,則是福音書的作者將相關主題的事件特意編在一起。
從迦南婦人懇求耶穌幫助她的女兒的過程(15:22-27),耶穌從起初沒有回應,到說出自己是奉差遣只到以色列家(15:24),並以小狗來比喻外邦人(15:26),這些都顯出拒絕幫助的意味。但學者認為,如果視這段經文為一般敘事去理解,反而是誤解了這段經文的重點。
首先,耶穌強調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15:24),是重複10:6的講法,也是表達上帝的拯救是先從以色列民開始,之後才發展至其他民族;不過,這神學概念不是絕對的,也不能妨礙上帝的憐憫和人的信心所帶來上帝的拯救。其次,婦人對耶穌鍥而不捨的請求,就像舊約時代的雅各與上帝摔跤,要得到祝福才讓對方離開一般(創32:22-32);儘管耶穌和門徒都表現出猶太人對外邦人的冷漠,但那婦人的堅持反映出她對耶穌的信心,相比經歷神蹟中的彼得(14:29-31),婦人的信心比起彼得的信心大得多,因而她得到耶穌的稱讚和幫助(15:28)。最後,這事情接續之前有關潔淨與不潔淨的討論,表達出不同種族都包括在上帝的拯救和恩典之中。
因此,這段經文正好指出強調某種族優越或優先,是沒有看到上帝對普世的救恩。昔日耶穌的教導突破法利賽人的思維,所以現在的基督徒也當謹慎,不要重蹈法利賽人的錯誤,因為上帝拯救人的計劃和恩典,是可以超出人的想像和所建構的神學概念的。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