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復活期第四主日
 

約翰福音 10:11-18

作者 : 潘正行牧師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是關於耶穌說「我是好牧人」,亦即是約翰福音10章11-18節,是「善牧主日」的經文。許多人看見「善牧主日」,或「好牧人」就會立即想起教會的牧者,並且開始將經課所提及對於「好牧人」的要求,與牧者們的言行逐一對比,看看此牧者是否一位合格的善牧,或在這評分標準之下可以得到多少分數。但若然我們留意經文,便會明白約翰福音對「我是」這組詞彙的神學意義,我們會知道耶穌說的好牧人,並非指着世間上的牧者,而是指着自己。耶穌說「我是好牧人」。
在約翰福音裏頭,總共出現過七次「我是」的言論。按約翰福音的原文希臘文,「我是」是“Ἐγώ εἰμι”(ego eimi)。而在當代流行的希臘文版本的希伯來聖經(即舊約七十士譯本)裏,當上帝向摩西顯現時,摩西問上帝的名字,上帝就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章),而七十士譯本把這句翻譯為“Εγώ εἰμι ὁ ὤν”。Εγώ εἰμι所表達的就是上帝的名字。因而當耶穌在約翰福音說「我是」的時候,這是一個宣稱,宣稱耶穌就是上帝。其他的「我是」言論包括「我是生命的糧」(6章35節),「我是世界的光」(8章12節),「我是門」(10章9節),「我是生命」(11章25節),「我是道路,真理,生命」(14章6節)和「我是真葡萄樹」(15章1節)。
當中描述到這位牧人有三個特徵。第一個是他會為羊捨命。這裏所指的是耶穌將要走的道路,是往十字架捨命的道路。約翰福音特別着重「捨」這個行動。在18節耶穌說「沒有人奪去我的命,是我自己捨的。」的確,因為耶穌就是上帝,而上帝的名字(我是)是帶有能力。在18章當猶大一行人要來捉拿耶穌時,耶穌一回應他們「我就是」(Ego Eimi),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因此對約翰而言,耶穌的生命並非無可奈何的被捉拿,而是自己捨的。他為何要捨命呢?在10章裏,他把好牧人和雇工作了一個對比。雇工會為了保命,而撇下羊群,而牧人就會為了保護羊群,而為他們捨命。這情景在18章同樣出現過,當猶大一行人倒地起來後,他們再說要找「拿撒勒人耶穌」,而耶穌最後讓他們拿去他的性命,但條件就是要他們讓耶穌的門徒安全離去。18章8節,耶穌回答他們「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的是我,就讓這些人(門徒)走吧。」因此經文告訴我們,耶穌說他是好牧人,是因為他已經預視自己將會被釘十字架,而這捨去自己性命的行為,亦是為了關心羊,為了羊捨命,使羊得着生命。
第二個特徵是這牧人與羊的親密關係。第13,14節裏面提到「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認識」一字在希臘文中有多重意思。第一重是知識層面上的,可解作知道,熟悉;第二重是再深入一點,可以解作理解,明白;而第三重是代表互相有一份親密的關係,以「認識」解作夫妻性愛的結合。這裏耶穌所表述的,就是與天父一份非常非常親密的關係。耶穌作為好牧人,願意與他的羊所建立的一種關係,正如他與父都在這份親密的關係之中。
第三個特徵是好牧人對門徒的差遣。16節說「我另外有羊,不屬這圈裏的,我必須領牠們來,牠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羊圈是羊夜間棲息之所,亦是羊晚上得到保護的地方,這裏承接着10章1節,從門進羊圈的描述,羊圈亦代表着約翰福音背後,由耶穌所建立的群體。但這群體之外還有羊,需要帶領進到這個群體之中。有聖經學者指這一節就如馬太福音的大使命一樣,是要叫門徒將福音廣傳,把原本不屬於這群體內的羊,領進這群體之中,並且要把他們合成一群。合一,亦是約翰福音裏的一個重要課題,特別我們可以從約翰書信中,看見教會有分裂的狀況,因而在福音書中特別提醒讀者合一的重要性。
最後,耶穌再次表明「沒有人奪去我的命,是我自己捨的」,但他更加強調「我有權捨棄,也有權再取回。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當中18節裏的「捨」這詞彙的原文與13章,當耶穌為門徒洗腳時脫去衣服的「脫」是同一個字;而18節裏的「取回」的原文亦與13章,當耶穌洗腳後穿上衣服的「穿」亦是同一個字。因而這裏說有權捨棄,也有權取回,意表着他的死和復活,都是掌握在上帝的手裏。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