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三主日
 

馬可福音 3:20-35

作者 : 葉子良牧師

根據《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自開始傳道以來,就馬不停蹄地宣講上帝國近了的消息,又驅逐污靈,醫治痲瘋病人、癱子和手萎縮了的人,以致經文描述當時的情況,說:「凡有疾病的,都擠着要摸他。每當污靈看見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着說:『你是上帝的兒子。』」(3:10-11)不但如此,耶穌又敢與法利賽人討論安息日的真義,甚至令設法控告他的人都無言以對。試問教導和行動都這樣異於其他拉比的耶穌,怎會沒有人對他產生各樣的猜想?怎會沒有人疑問他的能力源於何處?本主日的經課,正是記述有些人對他產生誤解,也有些人質疑他能力的源頭,對他作出惡意的攻擊。
本段經文,可以概括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事情的始因(20節);家人的回應(21節);宗教領袖的回應(22節);耶穌對宗教領袖的回應(23-30節);耶穌對家人的回應(31-35節)。
事情始於「眾人又聚集」,「又」是因為前文已經不只一次記述群眾因為耶穌而聚集(2:2、13、3:7-8),這次眾人聚集,甚至令耶穌「連飯也顧不得吃」(20節)。就是基於這個原因,經文中的兩組重要人物,耶穌的家人和宗教領袖,便來到耶穌和眾人聚集的地方,表達他們的看法。
耶穌的家人,與耶穌的接觸較多,本來應該較能理解耶穌的工作。然而,他們「聽見」耶穌的近況,便相信眾人的說話,以為他「癲狂了」,並要「拉住他」(21節)。「癲狂」原文直譯是「失去了自己」,所以「拉住他」的目的,便是要阻止他的工作,避免他繼續「失去自己」。耶穌的工作是十分容易被誤解的,甚至連最親近的人,也難免有不同的看法。與其他福音書比較,記載耶穌與家人的對話和關係,以《馬可福音》的言詞最為嚴苛和負面,反映的可能是《馬可福音》看重外邦人的需要,對來自耶穌家裏代表猶太人傳統的群體,用詞便傾向貶抑和負面。不過,無論是誤解,還是看法不同,耶穌也沒有對此發出強烈的批評,他後來的回應(31-35節),也旨在拓闊他們及眾人的視野。
誤解或持不同的看法,可以透過溝通和彼此尊重,走向共識,達至共融。但惡意的攻擊,尤其是否定上帝已經介入世界,旨在驅走邪惡的勢力,耶穌便不可能保持沉默。「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22節),他們的說話正是惡意的攻擊。他們指責耶穌趕鬼的力量不是來自上帝,而是來自邪惡的根源「別西卜」和「鬼王」。耶穌的回應先指出他們說話的矛盾(23-26節),進而提出要打擊邪惡的勢力,確實要把邪惡力量的根源綑綁起來,而這正是他來到世界的使命和工作。《以賽亞書》早已提過這重要的工作:
「勇士搶去的豈能奪回?被殘暴者擄掠的豈能得解救呢?但耶和華如此說:『就是勇士所擄掠的,也可以奪回;殘暴者所搶的,也可以得解救。與你相爭的,我必與他相爭,我也要拯救你的兒女……凡有血肉之軀的都必知道我—耶和華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贖主,是雅各的大能者。』」(賽49:24-26)
因此,否定耶穌的工作,就是否定上帝要介入世界,處理邪惡和拯救他的兒女;指耶穌是被污靈附身,靠着鬼王的力量行事,就是故意把上帝聖靈,視作魔鬼撒但。所以耶穌嚴厲地指斥他們:「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而要擔當永遠的罪。」(29節)誤會或持不同意見的人,與這些文士,兩者之間的不同,不在於看法的相異,乃在於他們的心思和動機。
雖然耶穌家人對他的誤解,與文士的惡意攻擊大不相同,但耶穌仍然需要回應他們,並藉這機會教導他們和眾人。耶穌的母親和兄弟「在外邊」(31、32節)找耶穌,而許多人卻在耶穌「周圍」坐着,這些位置和空間的仔細描述,已經預示了耶穌對「家人」的看法,與家人的看法不同。耶穌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33節)這不是否定親情,而是刺激信徒拓闊對上帝及對信仰群體的認識和視野。上帝的家,超越意見的差異,能夠包容誤解,這個家的基礎就是眾人都願意遵行上帝的旨意(34-35節)。除非存心惡意攻擊,從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眼光,否則,在上帝的家裏,總是兄弟姊妹。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