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靈降臨期第十主日
 

約翰福音 6:1-21

作者 : 鄧翊匡牧師

今天的福音經課,是約翰福音記載的第4個和第5個神蹟。大部分聖經學者都相信約翰福音所描述的事件次序是以鋪排「耶穌是上帝」這一個焦點為中心,並非以「時間進程」來編排的。不過,「五餅二魚」和「海面上行走」,卻和馬太福音(十四13-33)和馬可福音(六30-52)的排列一樣。那麼,約翰福音想表達的,和以上兩卷書,有甚麼不同?當中對我們有甚麼提醒呢?
經課一開始話:「這些事以後」(1)。這個開頭在約翰福音中共出現了6次(三22、五1、七1、十九38、廿一1),頭四次的「事」是耶穌對於「他是誰」的教導,後兩次的「事」是耶穌死後和復活後別人認信耶穌是上帝。在這裏,這「事」是五章19-47節耶穌在安息日於聖殿醫好一個病了三十八年並躺着的人(五5)後的教導,主旨是他是上帝的兒子,並指責猶太人不信摩西所指的就是他。留意,在第五章,耶穌是在耶路撒冷(有別於另外3卷福音書描述成年的耶穌在受難前才進入耶路撒冷),因此六章1節說耶穌「度過加利利海」,即是說耶穌離開了耶路撒路往北走,回到自己家鄉加利利—一個猶太人和外邦人雜處之地,去過逾越節(4)。作為一個拉比,這是一個非常反傳統的做法!耶穌這舉動,表達了他的道成肉身,將福音傳開後,逾越節就不再只是猶太人的節慶。
當時耶穌在巴勒斯坦傳道已1年,故此有不少人因他所行的醫病神蹟,而去跟隨他(2),而非因他的教導—他是上帝的兒子,是知道萬事怎樣作的上帝(6)。所以,耶穌上山(3),透過考驗腓力(5-7),來教導眾人。耶穌問腓力:「在哪裏買餅給這些人吃呢」(5),腓力卻如一般人一樣以現實的情況來回答(7)。這裏也讓我們反思,我們今天的一切,從何而來?
這時,門徒安得烈帶一個有5個餅和2條魚的小朋友來(8-9),但仍如腓力一樣,以現實的情況來回應耶穌。接着,耶穌叫大家坐下,準備為大家作工。而眾人(男人五千,若連女人和小孩,應有更多)立即遵命(10)。這裏也讓我們反思,在上主面前,我們有否如這群人,相信並坐下,然後等待?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是猶太人吃飯的儀節,然後由主人分派食物(11)。眾人吃飽並有餘(12),餅的碎屑能裝滿12籃,預示上主的救恩足夠整個新以色列所有支派(那時應已沒有12支派了)—即世上所有能聽到福音的人(13)。
如開初所言,耶穌這神蹟,是呼應五章46節中提及的摩西:上帝請摩西告訴子民,會從天上降下鵪鶉和嗎哪(出十六)。但有別於此,耶穌不是摩西,而是真神,如聖父親自將食物分給跟隨者一樣。然而,眾人仍如第2節形容一樣,誤認耶穌是先知—摩西,並期望他如摩西一樣,是帶領子民對抗外邦政權(14)。因此,耶穌退下,因感到群眾想他做王(15)。
到了晚上,門徒先下到海邊,準備等耶穌來,和他出發去迦百農(16-17)。猶太人傳統視海為「死亡和混亂」的標記。的確,忽然狂風導致翻浪(18),門徒可能為了避風,搖船希望到可能較平靜的地方(19a)。這時,他們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19b)。承接了第14節的描述:耶穌比摩西大,因為摩西過紅海是踏在無水的河床上行(出十四),但耶穌卻行在水面上,猶如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一2)。耶穌此舉,證明他是上帝。不過,門徒見到卻害怕(19c),因他們如其他人一樣,對耶穌仍不認識。
有別於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想強調門徒的愚頑(太十四31、可六52),在約翰福音,主旨想表達「耶穌是誰」,和門徒知道後的反應(故然,門徒這個「知道」,可能是短暫,就正如我們也會認不出上主和我們的同在一樣)。耶穌說:「是我」,這回答是聯繫了以賽亞書五十二章6節,也呼應耶和華上帝在出埃及記三章14節「『我是』自有永有」的自述(20)。門徒反應如何?他們知道耶穌的名後,欣然接耶穌上船(21)。
這裏,也讓我們反思:面對人生的風浪,我們如何認出耶穌向着我們前來?我們認出他後,有無欣然接耶穌上船,以他為掌舵,指導我們的心向前行?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