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聖馬提亞日
 

約翰福音 15:1,6-16

作者 : 葉子良牧師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是耶穌「離別講論」(farewell discourse,約13:31-17:26)中的一部分,也是《約翰福音》七個「我是」(I am)的最後一個。
耶穌對門徒說出離別的話,是因為這時候猶大已經動身實行賣主的計劃,但門徒仍未為他的離開做好準備。於是,耶穌藉這段說話,說明即使在不久的將來,門徒便無法好像過往一樣看見他、觸摸他和面對面與他說話,但他與門徒的關係,卻不會因為他的離開而改變。門徒只要常在耶穌這顆「真葡萄樹」(1節)裏面,與耶穌的關係便不會改變。
葡萄樹不單是門徒熟識的事物,也是舊約中先知用來作比喻的東西。舊約時代,以色列人得蒙上帝的揀選和顧念,好像栽於水邊的葡萄樹(結19:10),生長茂盛。但他們不知恩,屢次背叛上帝,上帝「指望它結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賽5:2),成了毫無長處和用處的葡萄樹(結15:1-8)。現在,耶穌說:「我就是真葡萄樹」,一方面把他即將完成的工作,與整個救贖歷史連繫起來。另一方面,「真葡萄樹」結出真葡萄,與「野葡萄」迥然不同,令門徒得着盼望,只要與「真葡萄樹」連於一起,不但常在主裏面,也能多結果子(8節),使「栽培的人」(1節)就是天父得榮耀。
連於真葡萄樹所結的果子是甚麼呢?從「離別講論」的開始便已經提到,作為耶穌的門徒,要彼此相愛(約13:34-35)。現在耶穌再對門徒說:「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9節),又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12節),表明真葡萄樹所結的果子就是愛,而天父正是一切愛的源頭。經文記述耶穌這些話時所用的動詞時態,顯示這份源於天父的愛,又是耶穌對門徒的愛,由始至終都是確切的、具體的,而且無論過往或現在都發揮着力量的。基於這份愛,耶穌在「離別講論」之前,願意為門徒洗腳(約13:1-5),以行動彰顯這愛,也作為門徒的榜樣(約13:15)。
怎樣可以常在這份愛裏呢?耶穌說:「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會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10節)透過遵守愛的命令而常居於主的愛中,這思想在前一章經文中已經出現(約14:15、21、23),到了這段經課裏,耶穌不但再三作出提醒(12節),而且進一步解釋這樣做的結果。首先,「讓我(耶穌)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讓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11節),然後,耶穌會稱遵行他的命令,明白命令因由的門徒為朋友(14-15節)。在舊約裏,偉大如亞伯拉罕才被稱上帝的朋友(出33:11、賽41:8),被稱為主的朋友是何等大的光榮!
經文來到這裏,相信我們都會渴望得着主耶穌的喜樂,渴望我們的喜樂得以滿足,更渴望被主耶穌稱為朋友,然而,我們也明白到實踐的困難,彼此相愛談何容易?或許我們要想像一下初期信仰群體的處境,然後再思考這段經文。初期信徒面對的不單是耶穌的離世,還有隨後發生的逼迫,是甚麼力量讓他們繼續留在群體之中?是甚麼力量幫助他們面對逼迫?不是武力的反抗,或是其他的智慧和力量,而是他們經歷過耶穌捨身的愛,深深感受到「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13節)這一方面讓他們記起耶穌離別前的說話和命令,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決意不再追求安舒,因為經歷過犧牲的愛,不惜在逼迫之中,仍要實踐這寶貴的愛,把這愛傳開。
今天,我們最先要思考的或許不是如何去愛某些人或某個群體,或是為彼此相愛如何困難而嘆息,而是先去察看現今世情中否認主愛的力量有多巨大,信仰、教會面對的挑戰有多尖銳,便知道唯有效法主耶穌那犧牲的愛,竭力彼此相愛才能面對,又唯有這樣做,我們才能常在主裏,得那超越世情的喜樂。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