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香港聖公會 > 經文淺釋 - 大齋期第一主日
 

馬太福音 4:1-11

作者 : 陳榮豐牧師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福音經課,記述了耶穌於曠野接受試探四十日的經歷。作為紀念基督苦難與榮耀復活的預備期,本主日的福音經課,藉耶穌這位「上帝愛子」四十日禁食禱告的經歷,不單提醒我們大齋期內攻克己身的自省與懺罪,更教導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試探。
經文馬太福音4:1,提到「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試探」。承載上一章,耶穌受洗後,聖靈降臨在他身上,聖靈引領耶穌進入曠野,接受魔鬼的挑戰。或許我們不禁會問,為何聖靈領耶穌進入曠野,接受試探,而非領他離開試探呢?「試探」,源於Peirazo一詞,可解作引誘或試探。學者認為這一節經文,提醒我們告別那種「黑白善惡相對」的神觀,好比世界有屬善的神與屬惡的魔,彼此對戰。學者認為,這一節經文宣告上帝的絕對權力與威榮,沒有上帝的容許,魔鬼並不能試探耶穌,正如約伯記中上帝容許魔鬼試探義人約伯一樣。無疑,魔鬼的存在是引誘上帝子民離開上帝的教導,叛逆上帝,然而上帝在聖經的論述中,從來不會以逃避、逃離的態度面對魔鬼試探,上帝藉每一次魔鬼的試探,再一次顯露他的大能,將「魔鬼的試探(引誘)——期望人做錯、期望人失敗」,轉化、更新成「試煉——期望人能從中作出正確選擇,盼望人類能夠藉他的引領而得勝」。
因此,耶穌在曠野四十天接受試探,是上帝愛子克勝邪惡的見證,並為轉化、更新世人面對魔鬼試探屢試屢敗的歷史。正如部分學者指出,從耶穌在約旦河受洗、天開了,到曠野接受試探四十日,呼應了以列民逃出埃及的經驗,經歷紅海分開,並由雲柱、火柱帶領進入曠野,在曠野中度過四十年。如果耶穌在曠野四十日與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作比對,以色列人流浪曠野四十年,是人類面對試探失敗的經歷。當日以色列人雖然經歷上帝的拯救,從埃及為奴到成為上帝國度的子民,但是在曠野的生活成了他們的試探,以色列人經不起食物短缺、性命安危以及在世權益的考驗,因食物而埋怨上帝與摩西、因在曠野之地危機處處而缺乏信心、更因摩西在山久而未見,群龍無首,以致創造偶像,為上帝雕刻偶像得罪上帝。
然而,上帝愛子耶穌,他克勝試探,沒有因口慾、生存,與權力而叛逆上帝。假若我們細心研讀這段經文,耶穌面對的第一個試探是關於食物,魔鬼引誘耶穌將石頭變成餅。耶穌將酒變水、五餅二魚餵飽千人的神蹟告訴我們,他多次為憐憫別人而提供食物,因此耶穌其實是有能力將石變成餅,但耶穌的回應提醒我們,耶穌沒有聲稱人不需要食物,然而卻告訴我們,人不是單單恃靠食物,背離上帝。
耶穌受試探的經歷,讓我們憶記:人類始祖亞當受試探叛逆上帝的事蹟,亦讓我們憶起昔日上帝子民以色列得上帝救恩出走埃及後,不敵試探而埋怨和叛逆上帝。這個憶記似乎告訴我們:從亞當(起初)到出埃及(遠古),人類未曾勝過試探,人類總是忘記上帝的話語,叛逆上帝的旨意,任憑己意而行。那樣,我們又捫心自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又有否因生存而背棄上帝、因榮華而朝拜世俗、因自己的軟弱而質疑上帝是否在我們中間呢?
然而,耶穌作為人類的楷模,他告訴我們「人不能勝過魔鬼試探」的憶記是一個謊話。耶穌這位上帝愛子,他在世的生命告訴我們,靠上帝的聖言,人可以勝過魔鬼試探。三個試探中,耶穌皆以上帝的話語來回應,這反映耶穌熟悉聖經的內容,而且更明白這些內容背後的「上帝的旨意」。正如使徒保羅曾說:「上帝的道,就是聖靈的寶劍」(弗6:17)。耶穌對上帝話語的確信與尋求,成為他能夠戰勝試探的關鍵,轉化更新了「人不能勝過試探的歷史」。
「人不能夠逃離試探」,又換一個角度說:「人無需要逃避試探」,因為全能的上帝仍然掌管,仍然帶領,挑戰在於我們是否行在他的旨意當中,還是「偏行己路」呢?
讓我們在大齋期當中,思想我們面對試探的無力,從而學會依靠上主,藉聖言與聖靈的引領,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勝過試探。

上一篇經文淺釋   返回   下一篇經文淺釋